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农村基层社会稳定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农村基层社会稳定

ID:17425827

大小:41.78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8-31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农村基层社会稳定_第1页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农村基层社会稳定_第2页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农村基层社会稳定_第3页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农村基层社会稳定_第4页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农村基层社会稳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农村基层社会稳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农村基层社会稳定 摘 要: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阀”,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也会产生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当前,由于我国农村保障制度普遍存在覆盖面太窄,保障项目少,保障水平过低等诸多问题,使得许多农民面临老年生活无保障、疾病、生活贫困以及失业等风险。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将严重影响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包括农村社会救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相结合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农村社会福利制度以及

2、一些有条件的地区为本社区农民举办补充的社会保障项目等较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农村基层社会稳定 风险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阀”,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也会产生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迄今为止,我国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还是面向城镇人口,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严重滞后,这种情况不仅阻碍着农村市场化的进程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严重影响到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更不利于党

3、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已成为一个相当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农民面临的主要社会风险已严重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  (一)老年农民生活无保障的风险。一是过去的老年农民主要是依靠家庭养老,但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的家庭结构出现了变化,“倒金字塔”型的家庭越来越多。在这种家庭结构下,老年农民仍然依靠家庭养老将会使家庭中的青壮年农民力不从心。目前,我国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和双女户)的规模已达4000多万户,而且每年还将增加450万户(约900万人)。另据辽宁省计划生育委员会调查,全省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户的

4、计划生育家庭占3/4以上。这不仅使现阶段中青年农民赡养老人的负担较重,而且未来的中青年农民负担将更加繁重。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等严格实行计划生育的地区,农民无儿养老的问题将更加突出。[1]此外,大量青壮年农民流向城市,老年农民社会地位下降等原因也造成了近年来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步淡化、弱化。二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农民失去了其作为最后一道保障的土地,而这些人又没有很好的融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中去,虽然这些人有土地补偿金,目前生活还能勉强维持,一旦补偿金用完年龄增大他们必将面临生活无保障的风险。三是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农民收入总体上增长较

5、缓慢,收入水平不高,家庭储蓄和农民自身积蓄都难以担负起老年农民的生活保障。  (二)疾病的风险。在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7月1日的一篇报道中,记者给农民算了一笔帐:按人均3亩多地种植普通农作物计算,在“天地人和”的情况下土地年收入大约2000元。如果没有其他副业收入,一年中农民的衣食住行所有生活开销都出自这里。而一个最普通不过的阑尾炎手术的花销在大医院是一到两千元。这样一比较,我们就发现,医疗费用和农民收入相比是多么的昂贵。另据卫生部在2003年进行的第三次全国卫生医疗调查显示:农民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从1998年的63.7%上升到75.4%;因病致贫、因病

6、返贫的农民的比例上升到33.4%;在西部地区农村,62%的患者因为经济困难应治疗而没有治疗,75.1%的患者还没有治愈就要求提前出院。在农村“致富十年功,大病一日穷”的现象也很常见。疾病已成为农民陷入贫困的非常重要的风险。  (三)生活贫困的风险。由于农村经济改革带来的农村经济普遍增长和80年代后半期国家各项扶贫政策的相继出台,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由改革开放初的2.5亿人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人。但农村的贫困标准很低,1984年我国确立的贫困线为人均年收入199.6元,1998年调整为635元。因此相对贫困和生活水平低下的人数量还较大,这部分人如

7、果遇到自然灾害、疾病和经济波动等影响则极易返贫。  (四)失业的风险。农民并不像广大城镇职工一样有单位作为载体进行工作和劳动,他们更像城市里的个体经营者,以家庭为单位单打独干地进行劳作。土地是他们工作的对象,因此,如果一旦没有土地提供给他们耕作,他们就将面临失业的风险。在我国原本就人多地少,而且农业生产率的趋势是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必然越积越多。再加上加入WTO后,农村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可能会更加明显。这些都说明土地为农民提供的就业保障非常脆弱。  农民面临的这些风险虽然不像基层干部腐败、土地调整、基层管理民主以及农村税费1改革

8、以前农民税费负担沉重等问题对农村基层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