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9课《边城》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9课《边城》教案

ID:17434706

大小:29.3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31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9课《边城》教案_第1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9课《边城》教案_第2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9课《边城》教案_第3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9课《边城》教案_第4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9课《边城》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9课《边城》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设计中职《边城》教学设计教学篇目:《边城》(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节选第一章)教材分析:《边城》是一部内涵非常丰富的作品,在课堂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当结合本篇课文“美好亲情”的主题,突出古朴淳厚的湘西环境和自然纯洁的人物感情。课文节选的第一章对环境及人物的总述多从正面落笔,写得比较透彻,相对容易理解;切合中职学生的学习实《边城》整部小说的悲剧意蕴在选段中体现得并不明显,考虑到这个问题际水平。另一方面,《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的复杂性和学生的理解水平,在教学中对此将采取相对简略的

2、处理。作,考虑中职学生语文能力及课外学习的局限性,立足于节选的文本,通过品读语句、揣摩细节来领会沈从文小说的特点,再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加深理解。学情分析:《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学生在当前阶段已具备了一定的现代文阅读能力,能够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90后的学生对《边城》描绘的世界普遍有一种隔膜感,在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品读细节、品味语言,来贴近那个世界,感受自然健康的人性之美,领略湘西世界的诗情画意。教学目

3、标:13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设计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和优美的环境描写。2.把握对人物的描写,重点分析翠翠的形象。3.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小说的主旨。4.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教学重点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和优美的环境描写。2.把握对人物的描写,重点分析翠翠的形象。教学难点1.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小说的主旨。2.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阅读探究法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前准备:观看电影《边城》,初步感受边城之美。教学过程

4、一、导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小说家、散文家。他连小学都没有毕业,1413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设计岁时去当兵,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却立志进行文学创作,被慧眼独具的诗人徐志摩发现。此后他一直在中国多所著名大学讲学,其创作的文学作品被誉为可以和鲁迅先生的作品相媲美。这个人就是一代大师沈从文。二、介绍作者及作品1.沈从文及其小说风格: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

5、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作品着力描绘不受“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

6、》等30多种短篇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一系列以湘西为背景的小说,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13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设计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

7、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

8、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2.《边城》的故事情节:13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设计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