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江苑住宅小区号楼设计

怡江苑住宅小区号楼设计

ID:17438116

大小:5.68 MB

页数:162页

时间:2018-08-31

怡江苑住宅小区号楼设计_第1页
怡江苑住宅小区号楼设计_第2页
怡江苑住宅小区号楼设计_第3页
怡江苑住宅小区号楼设计_第4页
怡江苑住宅小区号楼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怡江苑住宅小区号楼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怡江苑住宅小区3号楼设计学院: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班级:082班学生:学号:31号指导教师: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建测学院土木专业08级(2012届)2班学号31学生一、题目:怡江苑住宅小区3号楼设计二、原始依据:拟建工程为某住宅小区中的3号楼,共6层,其中底层为车库或柴间。基地为一矩形平面,长约40m,宽约12m。至少两个户型,每套建筑面积自定义。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设计资料:(1)当地气象资料:基本风压0.30kN/m2(场地粗糙度为B类)。(2)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自然地表下0.5m内

2、为填土,填土下5m内为粉质粘土(fk=180kN/m2),再下为强风化岩层(fk=350kN/m2)。(3)抗震设防资料: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三、主要内容和要求:要求在建筑初步方案基础上,进行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撰写结构计算书,绘制施工图。具体设计内容及要求如下:1、建筑设计部分:(1)建筑物的平、立、剖面设计(2)主要节点(檐口、墙身)构造设计(3)绘制建筑施工图(包括图纸目录、建筑设计总说明、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建筑大样等)2、结构设计部分:(

3、1)结构方案与结构布置(2)结构设计与计算手算部分:完成一榀典型框架及基础、一层楼板和楼梯、阳台、雨篷等的结构设计与计算,并整理出结构计算书。电算部分:完成工程其余结构设计计算内容,并将以下电算结果文件编入结构计算书:文件文本:1)结构设计信息WMASS.OUT2)周期、振型、地震力WZQ.OUT3)结构位移WGCPJ.OUT4)超配筋信息WGCPJ.OUT图形文件: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构件验算简图。(3)绘制结构施工图(包括图纸目录、结构设计总说明、梁结构配筋图、柱结构配筋图、楼板结构配筋图、基础平面施工图、基础配筋大样图、楼梯配

4、筋图等)。其中梁、柱结构配筋图要求按标准图集03G101-1采用平法绘制。四、日程安排:建筑设计:第3-6周(2012.2.27-2012.3.25)结构设计:第7-15周(2012.3.26-2012.5.27)毕业答辩:第16周(2010.5.28-2010.6.3)五、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5、社,2001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

6、术规程JGJ3—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200313.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院长签字:年月日注:1、本表可自主延伸2、本表一式两份,一份下达给学生,一份装订在《指导教师日志》中。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建测学院土木专业08级(2012届)2班学号31学生题目

7、:怡江苑住宅小区3号楼设计专题题目(若无专题则不填):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现状:课题来源:拟建工程为某住宅小区中的3号楼,共6层,其中底层为车库或柴间。基地为一矩形平面,长约40m,宽约12m。至少两个户型,每套建筑面积自定义。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设计资料:(1)当地气象资料:基本风压0.30kN/m2(场地粗糙度为B类)。(2)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自然地表下0.5m内为填土,填土下5m内为粉质粘土(fk=180kN/m2),再下为强风化岩层(fk=350kN/m2)。(3)抗震设防资料: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8、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研究现状:混凝土结构使用历史较长。它在性能及材料来源等方面有许多自身优点,发展速度很快,应用也最广泛,已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设施转到了近海工程和海底工程等。我国应用混凝土的时间比较短,但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