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道一禅学思想之研究

马祖道一禅学思想之研究

ID:17444458

大小:1.31 MB

页数:259页

时间:2018-08-31

马祖道一禅学思想之研究_第1页
马祖道一禅学思想之研究_第2页
马祖道一禅学思想之研究_第3页
马祖道一禅学思想之研究_第4页
马祖道一禅学思想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祖道一禅学思想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研究生:陳阿屏指導教授:釋依空博士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二十二日誌謝國中教師退休後,重新背起書包上南華,雖然有著「時還讀我書」的喜悅,卻也有「書到今生讀已遲」的惕厲。像一般學生一樣,朝迎晨曦而起,夜踏月色而歸。課堂上的薰修增上,猶如沐浴春風:何建興老師的「宗教哲學」,讓我初步認識世界各大宗教的起源與哲理;「梵文」則是對古印度文字的啟蒙;蔡源林老師的「宗教學暨佛學英文名著選讀」,有益於對世界宗教史的了解;竺家寧老師的「佛典漢語」則有溫故知新之功;呂凱文老師的「原始佛教專題研究」,有助於對佛陀根本思想的認識;「基督教通論」提供了對《聖經》緣起及內涵的了解;蔡昌雄老

2、師的「宗教心理學」探討宗教神秘的領域;歐崇敬老師的「禪宗思想」是對禪宗法脈源流與各家思想的初探;尤惠貞老師的「佛學基本問題討論」、「法華思想專題討論」和「佛教的身心觀」,充實佛學基本知識及奠定經典研究的基礎;釋依空老師的「中國佛教史」、「禪宗美學」和「涅槃經與佛性思想」則是綜觀佛教在中國發展演進的歷程,同時透過優美雋永的詩偈與公案,賞析其所蘊涵的哲理,《涅槃經》彰顯的人人本具佛性的思想,為人人皆可成佛提供經典的依據。整體來說,南華的師長們熱心教導,拓展了我的視野,並為未來的研究奠定基礎。這本論文的完成分為兩個階段:初審時,感謝歐崇敬、黃國清、何建興和呂凱文等教授,提供寶貴的意見。複審時

3、,感謝口試委員林文欽、黃連忠和釋依空等教授多方指正,不僅改進了缺失,也充實了內涵,使得本論文尚可一讀。在整個寫作過程中,特別感謝指導教授釋依空博士的鼓勵和悉心指導,曾一再叮嚀:「要以『平常心』來寫,以身體健康為重」。語云:「良馬不待揚鞭自奮蹄」,我似「駑馬十駕,功在不捨」,總算沒有辜負師長、親友、同學、同事們的關懷與期許。本論文的完成還要感謝很多人,何建興所長和宜蓉、淑惠、淑娟等提供行政上的協助;在資訊收集方面,感謝女兒彥君、彥融和妹妹秀香的幫忙;在電腦方面,感謝玉娟、承恩、怡君、沛宸、慧琳、秀碧、玉品、筱倩、有亮和舜元等的相助。在文獻探討與參考資料上,尤其感謝千百年來的古德時賢,他們

4、智慧的結晶——名山之作,使得筆者行文之際,可以就近取譬、左右逢源。「飲水思源」,感謝父母親生我育我之劬勞;感謝同修玉呅,陪我走過這辛苦的歲月。最後,再次感謝上蒼的護持以及每一位曾經幫忙的人,由於您的協助,本論文得以完成。摘要本論文係以唐代馬祖道一禪學思想之研究為主要論述。禪師幼年於故鄉四川什邡羅漢寺出家,後依資州唐和尚處寂落髮及渝州圓律師授以具足戒,是為啟蒙教育。禪師在此期間,紮下深厚的佛學基礎。南嶽懷讓「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成佛」的設機教化,因勢利導,是道一禪師一生重要的關鍵。歷經十年的薰修磨礪,卓然有成,此一蹋殺天下人之良駒,於是奮足奔蹄,廣弘教化,歷經建陽佛跡嶺、撫州西裏山、南

5、康龔公山,迨至鍾陵開元寺,而開創洪州宗。馬祖道一的禪學思想,乃淵源於五大源流:包括曹溪、南嶽的一脈相傳,《維摩詰經》、《楞伽經》、《大乘起信論》、《肇論》等經論之薰修,江東牛頭宗之關涉,劍南禪派之啟蒙和老莊思想之影響等。由此五大源流之匯集,猶如海納百川,開展出源遠流長、波瀾壯闊的馬祖禪學思想。透過對《馬祖語錄》的解讀、分析與歸納,道一禪師的禪學思想試建構為四個理論系統,其內容涵蓋:「體用觀」、「色心說」、「頓悟說」和「修行觀」等。經由此理論系統以探究禪師內心最深層的義蘊——「創造的詮釋學者應當為原思想家說出什麼?」馬祖的廣建叢林,造就人才,奠定日後開展的基礎。其深厚的禪學義涵及靈活的接

6、機風格,開創了禪機時代並為一代宗師,而其人間生活禪的實踐與弘傳,展現了禪師人間關懷的素心。馬祖禪學思想在潙仰禪與臨濟禪中的弘傳與開展,說明了他在禪宗史上的地位與影響——上承曹溪、南嶽之法脈,下啟潙仰、臨濟二宗之先河。在本論文的結論中,提出本研究的八項發現與三點檢討,並為後續研究的展望,獻上千慮一得。再次,對禪師內心所要表達的義蘊作解語——「為了解決原思想家未能完成的思想課題,創造的詮釋學者現在必須踐行什麼?」關鍵詞:馬祖道一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馬祖道一禪學思想之研究目录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第二節研究方法與進程⋯⋯⋯⋯⋯⋯⋯⋯⋯⋯4第三節研究範圍與本

7、文架構⋯⋯⋯⋯⋯⋯⋯⋯7第四節文獻探討與研究成果⋯⋯⋯⋯⋯⋯⋯⋯8第二章馬祖道一之生平傳略第一節出家修學⋯⋯⋯⋯⋯⋯⋯⋯⋯⋯⋯⋯⋯18第二節悟道因緣⋯⋯⋯⋯⋯⋯⋯⋯⋯⋯⋯⋯⋯26第三節廣弘教化⋯⋯⋯⋯⋯⋯⋯⋯⋯⋯⋯⋯⋯33第四節奉安寶峰⋯⋯⋯⋯⋯⋯⋯⋯⋯⋯⋯⋯⋯42第五節小結⋯⋯⋯⋯⋯⋯⋯⋯⋯⋯⋯⋯⋯49第三章馬祖道一之思想淵源第一節曹溪、南嶽之傳承⋯⋯⋯⋯⋯⋯⋯⋯⋯50第二節《維摩詰經》等經論之薰修⋯⋯⋯⋯⋯⋯56第三節牛頭宗之關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