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钢板治疗髋臼骨折.doc

重建钢板治疗髋臼骨折.doc

ID:17448559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31

重建钢板治疗髋臼骨折.doc_第1页
重建钢板治疗髋臼骨折.doc_第2页
重建钢板治疗髋臼骨折.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重建钢板治疗髋臼骨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建钢板治疗髋臼骨折【关键词】髋臼骨折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与关节损伤,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髋臼骨折的发生率日渐增多。由于骨折位置深、解剖复杂、复位困难,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一直困难很大。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器械及影像学的发展,手术治疗是髋臼骨折的首选。我们自1999~2006年共手术治疗髋臼骨折26例,疗效良好,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19~56岁,平均37.4岁。左髋16例,右髋10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2例,高处坠落伤9例,重物砸伤5例。合并休克2例,

2、脑外伤3例,内脏损伤2例,脊柱四肢骨折4例,坐骨神经损伤2例。骨折类型按照LetournelJudet的分型[1],根据X线片和CT检查,本组后壁骨折5例,后柱骨折6例,前壁骨折3例,横形骨折3例,T型骨折2例,后柱加后壁骨折2例,横形伴后壁骨折2例,双柱骨折3例,合并中心脱位2例,后脱位3例。1.2方法1.2.1术前处理先处理胸腹及颅脑外伤,合并髋关节脱位在麻醉下行手法髋关节复位,再行患肢骨牵引。2例手法复位失败者行急诊手术。术前常规摄骨盆X线平片、髂骨斜位X线片、闭孔斜位片及CT扫描,部分病人行CT三维重建

3、。除急诊手术外,手术时间为伤后5~14天。1.2.2手术方法麻醉成功后,患侧在上侧卧位,术前仔细分析骨折类型以决定切口方式。后柱及后壁骨折用KocherLangenbeck切口,前柱前壁骨折用髂腹股沟入路,双柱骨折行双切口。良好显露骨折部位,单纯的后壁骨折用螺钉或重建钢板固定,注意螺钉方向。根据骨折的移位情况,复杂的双柱骨折使用双螺钉技术或髋臼复位钳,尽可能将骨折复位,尤其是负重区的关节面。复位困难者,可在股骨粗隆处用自制的弯钩向外牵引股骨头,解除股骨头对骨折块的挤压,可使骨折复位容易些。其中2例后柱骨折术中发

4、现复位困难,加用髂腹股沟切口,从前后复位,效果良好。复位满意后良好塑形的重建钢板进行固定。1.3结果1.3.1疗效评定标准根据美国骨科协会(AAOS)评定标准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分为优:无疼痛,步态正常,关节活动为正常活动范围的75%以上,X线片无明显骨关节炎改变或轻微关节间隙狭窄及硬化;良:轻微疼痛,步态正常,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正常的50%,X线片关节面硬化,间隙狭窄,有骨赘形成;可:中度疼痛或轻度跛行,关节活动少于50%3,X线片为骨关节炎表现;差:明显疼痛,跛行,关节僵硬畸形,X线片明显骨关节炎表现[2]。本

5、组随访21例,时间为1~5年,平均2.9年,优15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7%。1.3.2并发症(1)坐骨神经不全损伤5例,其中医源性损伤2例,在术后6~9个月恢复;(2)骨化性肌炎4例,表现均较轻;(3)严重创伤性关节炎4例,股骨头坏死2例。1例术后2个月出现迟发性感染,保守治疗无效,再次手术发现感染已破坏关节面,取出内固定,冲洗伤口。6个月后行髋关节置换术。2讨论髋臼骨折是由高能量传导暴力引起的损伤,属于关节内骨折,治疗要求尽可能解剖复位,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手术指征[3]为:(1)髋臼

6、负重顶的骨折移位>3mm;(2)关节内有碎骨块;(3)伴有坐骨神经损伤;(4)合并有股骨头脱位、半脱位;(5)后壁骨折块较大,影响髋关节的稳定性。手术时间大多数学者认为不要超过2周,2周后会出现骨折周围软组织挛缩,甚至骨痂形成,影响复位。本组除2例行急诊手术外,均在伤后5~14天内手术。手术入路的选择很重要,不少学者[4,5]主张对于复杂的髋臼骨折采用前后联合入路,而不必勉强在一条切口内完成难度较大的手术。本组病例髋臼骨折伴股骨头脱位及后柱、后壁骨折均选择KocherLangenbeck入路,可很好暴露后

7、柱、后壁,同时可通过大切迹触及前柱和四边区,同时后柱粗大,复位固定相当稳定,对一些横形骨折累及前柱者,可不需要再行前柱固定,术中保持膝关节屈曲90°使坐骨神经松弛,防止神经损伤。前柱、前壁骨折选用髂腹股沟入路,注意保护股神经和股血管,累及前、后柱的骨折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均可达到满意的暴露复位。所有的骨折均选用重建钢板固定,选用试模准确的预弯出钢板形态很重要,使之与髋臼骨折周缘达到最佳的服贴,可防止骨折再移位。要防止螺钉损伤血管或进入关节腔,熟悉髋臼部的骨骼解剖形态及外周血管走向,正确设计螺钉钻孔方向,钻孔后用克

8、氏针探入钉道,活动髋关节,感觉关节活动的灵便。必要时可用C臂机透视核实。并发症的防治,为了防止术中坐骨神经的损伤,国外常用术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监测坐骨神经功能,但该技术在国内尚未普及。我们参照Letournel的经验[2],即术中将下肢保持屈膝伸髋位,可将坐骨神经损伤率由18.4%减少到3.3%,术中小心放置骨牵开器避免坐骨神经受到过度牵拉等。异位骨化的预防方法主要是消炎痛或低剂量放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