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3.doc

语文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3.doc

ID:17451634

大小:31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31

语文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3.doc_第1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3.doc_第2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3.doc_第3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3.doc_第4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3.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大民屯七年语文试题*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戏谑(xuè)悬念(xuán) 虐杀(nuè)瑟缩(sè)B、拂动(fó)冗长(rǒng)炫耀(xuàn)清撤(chè)C、主宰(zǎi) 拯救(zhěng) 伶仃líng 寂寥liáoD、酷爱(kù) 执著(zhuó)撰文(zhàn)憧憬(chōng)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

2、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__的经典名作,__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__。我们从中不仅能__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A、不言而喻 滋润 苦痛 获取    B、脍炙人口 滋养 沧桑 汲取C、不可名状 养育 磨难 吸取    D、家喻户晓 培养 苦难 吸收3、下面画线句有一个有语病,请找出并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2分)在人生的赛场上,信心就是力量。是它,让我们相信自己,超越自己;是它,让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①                                 

3、 是它,让我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决心。      ②第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4、下列名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B、《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C.《夜雨寄北》的作者是李商隐,宋代著名诗人,字义山。D.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我们学过她的作品《忆读书》。5.走近名著。(4分)(1)根据要求填空。(2分)《西游记》作者:《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写一个故事情节:(2)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4、  )(2分)A.《名人传》中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伟大的音乐。B.《鲁滨逊漂流记》主要叙述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C.祥子拼命攒下的钱被侦探敲诈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化为泡影。D.唐僧师徒取经路上降妖伏魔的故事有智擒红孩儿、智取生辰纲等。6、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10分)(1)扬子江头杨柳春,。(2),寒梅着花未?(3)何当共剪西窗烛,。(4)怀旧空吟闻笛赋,。(5),却话巴山夜雨时?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6)数声风笛离亭晚,。(7)子曰:“不亦

5、说乎?”(8)学而不思则罔,(9),其不善者而改之。(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的乐观豁达思想,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千古名句是,。(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练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时像小女儿

6、般哭哭啼啼。8、综合探究。(5分)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搜集的资料。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上古暑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材料二:“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类别:借月抒情诗  编号:00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南

7、唐·李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选文,完成9~14题。(12分)期行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

8、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1)期(2)去(3)委 (4)顾10.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中心):。(2分)11.“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