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悟道 -成观法师1

参禅悟道 -成观法师1

ID:17457121

大小:36.83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9-01

参禅悟道 -成观法师1_第1页
参禅悟道 -成观法师1_第2页
参禅悟道 -成观法师1_第3页
参禅悟道 -成观法师1_第4页
参禅悟道 -成观法师1_第5页
资源描述:

《参禅悟道 -成观法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参禅悟道-成观法师1成观法师-禅之甘露[复制链接]szksjd178中级会员1楼发表于2010-7-1217:11

2、只看该作者

3、倒序浏览

4、打印禅之甘露释成观法师目次第一章 禅坐精要第二章 禅坐必备的基本概念放松与摄念专一六尘八识禅那奢摩他(止)毗婆舍那(观)三摩地(三昧)般若第三章 禅观四法门一、四念处观(甲)观身不净(乙)观受是苦(丙)观心无常(丁)观法无我二、观四大种──地、水、火、风三、观心四、观佛性第四章 五味禅──心识之构成与禅之实践一、心识之构成二、禅之实践1、世间禅2、外道禅3、小乘禅4、大乘禅(菩萨禅)5、如来禅(佛所行禅)第

5、五章 五停心观一、出入息观(安那般那萨底)二、不净观三、因缘观(十二因缘观)四、慈悲观五、念佛观第六章 不净观之一第七章 不净观之二──九想观第八章 不净观之三──白骨观第九章 习禅五阶(上)禅定修习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满足前方便(先决条件)第二阶段:成就奢摩他(得止)第三阶段:成就毗婆舍那(修观)第四阶段:成就三摩地(得三昧:定慧等持)第五阶段:成就般若智(得超凡入圣究竟之智)第一步骤:呵责五欲第一组五欲1、色欲2、声欲3、香欲4、味欲5、味欲第二组五欲1、财欲2、色欲(性欲)3、名欲4、食欲5、睡欲第十章 习禅五阶(下)前方便一:呵责五

6、欲前方便二:舍弃五盖(1)舍弃贪盖(贪婪或执着)(2)舍弃瞋盖(厌恶或憎恨)(3)舍弃睡盖(4)舍弃掉悔盖(5)舍弃疑盖(甲)疑三宝(乙)疑己前方便三:习行五法(1)欲愿(得定之欲)(2)念(3)精进(4)巧慧(5)一心【总结】第十一章 完结篇:跑香与香板的典故第一章禅坐精要禅为修习静坐所得之成果。静坐的正确目的,一般人常不甚了了;对静坐的看法也见仁见智。有的人认为这样是坐禅,有的人则认为那样才是坐禅。究竟如何才是坐禅呢?在此我会尽量简单扼要地把它介绍一下。以后,等到我们讲解佛经的时候,你们就会更加明了禅的精义了。习禅有两个正目的或最高目的:

7、第一个目的是要得定。所谓定,是放松、寂静、以及摄念专一、三者合在一起所产生的境界。习禅的第二个目的,是要我们在静坐中,先修得令心极其平静、丝毫不乱,然后以此心去清清楚楚地观察心内及心外的一切现象。由于修习禅定的关系,你的心镜(心灵之镜)此时已达相当明净——以其不再为烦恼污垢之所遮蔽故——依此定中所产生之明觉力,你自然便能对内外一切现象,作清晰明白的观察。而以这种定心来从事观察,则可更进一步产生超凡入圣的智慧,这种智慧,梵文称之为般若。般若之智能令我们超越什么呢?简言之最重要的是,由总相而言,它能令我们超越三界。(关于三界,详细情形,以后我们会

8、讨论。)其次,由别相而言,它能令我们超越贪欲、执着、瞋怒等不善法,使我们不再于轮回中流转不息,更进而可因此得到解脱——这里所谓的解脱,并非由于他人(或神)的怜愍施舍而得,而是凭自己的意志力、智慧力、以及致力于修行以达究竟的愿心而得的。所以,习禅的最终成果,即是能令我们既有禅定,又有般若智慧——也就是定慧兼且。定是解脱力量的本体,而慧是此力量的运用。佛法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以智慧剑斩烦恼贼,这就是般若智慧的运用。而此定、慧二者不可偏废。若有禅定而无智慧,则如外道五通仙人,以无慧故,还落于生死轮回中,终究不得解脱。若有智慧而无禅定,此慧则但有其名而

9、不能致用,如是即非具有慧。(因为若无本体,用从何来?譬如无灯,何来灯光之用?)若有禅定,再加上智慧,则既有体、又有用:体用具全,定慧等持,即成就所谓的三昧(三摩地)。而此三昧则是将来能令我们得以觉悟(开悟)的最佳工具。觉悟有许多种,我们修行的正确目的,则是要达到最高的那一桓,即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亦即是大彻大悟。我们要把目标放在最高处,但却要从最低处开始着手做起,我们应该像唐吉诃德一样,把目标订得巍巍乎其高,若不可及(亦即,将我们的头顶高耸入云霄),而却将我们的脚稳稳地踏实地面。这就是坐禅最基本的理念。在坐禅的时候,常有人

10、会碰到什么鬼或是魔的问题,希望大家不要碰到这些怪现象才好。什么是魔呢?由于业障的关系,我们有时在静坐中会看见些什么、听到什么、或感觉到什么不寻常的东西。那些坐中所觉知到的色相、人声、和其它音声,全都是幻象,全不可靠,我们不必予以看重或理会。切莫以为那些幻象是你工夫有所成就的表征。虽然有些坐中产生的现象的确不错,可是你一旦起了贪着之心,它就反而会成为你的绊脚石。静坐时,经常会有那些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所以你势必要有所警惕。对这些意想不到的事,要像对待青楼艳妇一般:此妇或许娇艳动人,然而却不是可靠的佳人。应如是观之,而尽量不去对它多费心,更不可对它

11、心生贪着。于禅坐中出现的一切现象,不论是心理的、或者是身体的,都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那要看你如何待它而定。接下来我要向大家讲一些坐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观念和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