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浙江省萧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考试试题

【语文】浙江省萧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考试试题

ID:17478022

大小:114.4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02

【语文】浙江省萧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考试试题_第1页
【语文】浙江省萧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考试试题_第2页
【语文】浙江省萧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考试试题_第3页
【语文】浙江省萧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考试试题_第4页
【语文】浙江省萧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浙江省萧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届高三返校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2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缜(shèn)密感喟(kuì)紫蔷薇(wēi)暗香盈(yínɡ)袖B.镶(xiānɡ)嵌驰骋(chěnɡ)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C.热忱(chén)别(bié)扭康乃馨(xīn)积微成著(zhù)D.菜肴(yáo)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拂(fó)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是()A.真谛睿智勤能补拙夙兴夜寐B.甘霖磨砺积腋成裘蔚为大观C.宵汉崔嵬中流砥柱沧海桑田D.韬略谙熟飒爽英姿风弛电掣3.下列

2、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圈圈爱心。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额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当促进艺

3、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11C.工作之余,大家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

4、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_______。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地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6.某城拟开展以"自然青春团队"为主题的交友活动,全校同学将以班级为单位参与。请带他们拟定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语言鲜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5分)答:7.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1)给图表拟一个标题。

5、(不超过25字)(2分)□□□□□□□□□□□□□□□□□□□□□□□□□11(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40字)(3分)□□□□□□□□□□□□□□□□□□□□□□□□□□□□□□□□□□□□□□□□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9分)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

6、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

7、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理了从普通煮熟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符号,让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

8、把它放回产生他的时代里面,重新被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意思,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到时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传话"。  阅读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