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体重指数与血压 血脂水平的变化.doc

新增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体重指数与血压 血脂水平的变化.doc

ID:17478947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2

新增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体重指数与血压 血脂水平的变化.doc_第1页
新增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体重指数与血压 血脂水平的变化.doc_第2页
新增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体重指数与血压 血脂水平的变化.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增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体重指数与血压 血脂水平的变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增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体重指数与血压血脂水平的变化作者:谢宗林赵俐玲陈卫玲'许多资料显示,空腹血糖受损(IFG)与糖尿病发病危险及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集聚密切相关[1~6]。基于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在2003年底将空腹血糖受损的诊断标准下限值从6.1mmol/L下调至5.6mmol/L[7],以提高空腹血糖对糖尿病的预测能力,强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监测和干预。作者通过对体检资料分析,比较不同空腹血糖人群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的变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5年5至10月本院体检资料1486例,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分组,正常空腹血糖组(NFG<5.6mmo

2、l/L)1234例,男973例,女261例;年龄(49.96±11.65)岁。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n-IFG5.6~6.0mmol/L)167例,男136例,女31例;年龄(50.59±12.56)岁。旧标准空腹血糖受损组(o-IFG6.1~6.9mmol/L)85例,男70例,女15例;年龄(49.93±12.77岁)。各组间年龄、性别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体重测定:由专职护士完成。受检者空腹、脱鞋、穿轻便衣服,测定体重和身高,根据BMI=体重/身高2(kg/m2),计算BMI。判断标准:BMI≥28.0为肥胖[8]。(2)血压测定: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血压测定方法,由

3、专职护士采用常规袖套式血压计为受检者测量右肱动脉压,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为高血压[9]。(3)血脂、血糖测定:受检者空腹抽血,用贝克曼LX2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空腹血糖。血脂异常的判断标准分别为:TC≥5.7mmol/L和/或TG≥1.7mmol/L[10]。  1.3统计学处理  两组比较用t检验,率比较用χ2分析。  2结果不同空腹血糖水平各项指标之间比较见表1;不同空腹血糖组各项指标的发生率比较见表2。表1不同空腹血糖组各项指标的均数比较(略)表2不同空腹血糖组各项指标的发生率的比较(略)3  3讨论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空

4、腹血糖5.6~6.0mmol/L人群的糖尿病发病危险及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显著增高。新加坡对4723例进行前瞻性调查,结果显示其中空腹血糖5.6~6.0mmol/L人群的糖尿病累积发病率为9.6%,与空腹血糖<5.6mmol/L人群比较,RR值为4.4,差异有显著性[1];中国大庆6年前瞻性研究资料显示空腹血糖5.6~6.0mmol/L人群的糖尿病发病危险是空腹血糖<5.6mmol/L人群的3.3倍[2]。上海华阳社区40岁以上人群发生糖尿病3年随访结果显示,空腹血糖5.6~6.0mmol/L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3]。韩国对54623例人群研究表明,即使空腹血糖水平处于正

5、常范围内,空腹血糖值仍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的频数密切相关[4]。与此类似的是,在“IGT人群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危险因素”研究中,如果降低IFG下限诊断切割点至5.6mmol/L,则与正常人群相比,该IFG人群各项心血管危险因素指标仍相应增加[5]。在1994年全国糖尿病协作组资料中,空腹血糖5.6~6.1mmol/L组人群中的代谢综合征、超重/肥胖及高血压等单组份的患病率已明显增高。空腹血糖5.6~6.1mmol/L组和空腹血糖<5.6mmol/L的代谢综合征、肥胖及高血压的比例分别是30.5%比20.9%、36.9%比29.4%和36.5%比31.8%

6、[6]。本组资料也表明,空腹血糖5.6~6.0mmol/L组的BMI、SBP、DBP、TG水平显著高于空腹血糖<5.6mmol/L者,且超重肥胖、高血压的比例显著增高,而各项指标与空腹血糖6.1~6.9mmol/L组差异无显著性,提示IFG诊断标准下限值下调后“健康”体检者中新增的IFG人群较空腹血糖<5.6mmol/L者有更多的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具有更高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因此,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和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较常见的今天,加强对普通人群的筛查,及时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对预防糖尿病及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具有重

7、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TaiES,GohSY,LeeJJ,etal.Loweringthecriterionforimpairedfastingglucose:impactondiseaseprevalenceandassociatedriskofdiabetesandischemicheartdisease.DiabetesCare,2004,27:1728~1734.  2张波,王金平,杨文英,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