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与思考.doc

关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与思考.doc

ID:17488364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2

关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与思考.doc_第1页
关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与思考.doc_第2页
关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与思考.doc_第3页
关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与思考.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与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与思考  论文关键词: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社会道德;高职学生;德育  论文摘要:现代高职教育要求培养出的高职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现调查32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其思想道德现状进行阐析,就其思想道德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进行探讨。  1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结果本课题围绕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从在校的二、三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3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278份。调查内容

2、主要包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3个方面。根据对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如下。  1.1社会道德意识(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公众场合的行为大多数符合道德行为规范,对于发生在身边的日常行为,大部分学生都能按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关于社会道德的制约作用,大部分学生持乐观态度,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目前社会公德正在弱化,有待于加强。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正处在道德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其价值观、道德标准也必然受到多元因素的影响,似乎无论选择哪一种标准都有它的合理性

3、。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高职学生面对社会道德评价变得模棱两可,处事态度或爱憎的鲜明性也变得日益淡化,故他们的道德取向也趋向多元性。  1.2职业道德意识(见表2)  表2显示,尽管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大多数学生仍然热爱护理专业,选择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并格守职业道德与责任,乐于奉献。但另有23%的学生不能确定自己今后的发展。在求职竞争中,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应遵守道德原则,不能只顾追求个人利益而泯灭良心。在求职时,一半以上(58%)的学生看重单位的发展,另一部分学生注重个人兴趣或薪水待遇。对于择业,大多数学生

4、注重守信,反对违约,并希望学校应该对学生的签约行为进行制度规范。  1.3家庭道德意识(见表3)  表3显示,大多数学生能深切感受到父母寄予的关怀和期盼,并以此勉励自己上进。在惦记家庭或责任牵挂方面,大部分学生每周打电话回家,很少有只等着家里打电话的学生,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有责任心。当家里遇到困难时,多数学生会选择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为家庭分忧。有的学生表示在家里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完全被动听从父母安排的仅占11%。对大学生通宵上网、高消费及校外租房等行为,分别有81%、80%和84%的人不赞成,但也有学

5、生不同意学校给予处分。原因在于倾向让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同时也给大学生埋下了生活的隐患。  2高职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存在的原因4  2.1道德价值取向的困惑在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各种传统与现代思想道德的碰撞或激烈交锋,价值观或价值标准的多元性正以一种难以避免的趋势深刻影响着人们(包括大学生)的观念、认知、伦理、行为表现等诸多方面!。人们也常常感觉到任何价值选择似乎都有它的合理性和价值标准的文化支持,而同时也会受到另一种价值标准的否定或批评,这就可能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价值取向困惑、道德选择迷

6、失和价值失范。  2.2家庭道德培育的弱化家庭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家风如何必定反映和影响社会风尚。家长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启蒙教师,而且对其道德的终生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孩子会在无形中模仿家长的一切言行举止,家长的道德观、道德评价标准和为人处世原则也会影响子女的道德品行。所以,家长要肩负家庭德育的责任,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积极配合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在学校和家庭所受的教育相辅相成,口径一致,否则就难以巩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  2.3社会道德实施体系弱化社会要稳定、健康地发

7、展,精神文明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的精神文明和社会道德实施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这个实施体系一靠强有力的社会舆论监督,二靠每个社会公民的“良知”自律。然而,在这个新旧道德观交替和社会转型的时期,由于社会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新的权威的道德评价系统尚未完全建立,这必然导致社会舆论监督的混乱和个人良知的淡薄,从而使社会道德实施体系弱化,社会道德正气在现实生活中显得有些乏力。  2.4德育目标应然与实然错位德育的价值目标,就是追求和促进人的德性自我发展与完善,实现人性基本道

8、德需求的主体价值。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下的德育已偏离了实然(即现实)的根基,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背离现实的“空场”或虚无的异位感觉,它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少年心身发展水平,表现出理想化的倾向。在操作中过分强调行政高压管教式,强调群体统一性,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和个性培养,即忽视了贴近人性的个性基本需求与追求。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以重说教的灌输方式,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主要向学生灌输抽象的理论,似乎要把学生培养成德育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