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李明强)

刍议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李明强)

ID:17488611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2

刍议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李明强)_第1页
刍议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李明强)_第2页
刍议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李明强)_第3页
刍议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李明强)_第4页
刍议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李明强)_第5页
资源描述:

《刍议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李明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刍议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李明强1李兴强2(1、云南耀荣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02、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云南昆明650000)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直接面对用户的输电系统配电自动化是保证配电网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要求和电力配电网的合理规划要求,分析了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应用原则、应用要求及自动化模式方案,以加快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关键词:电网自动化;技术;规划;应用;模式;要求中

2、图分类号:TV736文献标识码:A1、配电网的合理规划配电自动化的基本原理是将环网结构开环运行的配电网线路通过分段开关把供电线路分割成各个供电区域。当某区域发生故障时,及时将分割该区域的开关跳开,隔离故障区域;随后,将因线路发生故障而失电的非故障区域迅速恢复供电,从而避免了因线路出现故障而导致整条线路连续失电,大大减少了停电范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因此,配电自动化对配电网规划提出了以下几点基本要求:1.1.供电线路要连接成环网,且至少具备双电源,对供电密集区甚至要考虑构成多电源供电系统。1.2.干线分段。避免线路某处出现故障导致整条线

3、路都连续失电,即通过分段开关的倒闸,将非故障区域负荷转移。分段原则是:根据具体情况,或按负荷相等,或按线长相等,或按用户数量均等原则;且应考虑投资效益,一般线长在3km以内的宜分3段,线路更长时,分段不超过5段。1.3.分段开关使用负荷开关,不使用断路器,这将节省部分一次设备的投资。线路发生故障后,分段开关的作用是隔离故障区域,而不是切除故障电流。当故障发生后,变电站内10kV出口断路器分开,切除故障电流,此后,划分故障区域的分段开关才跳开隔离故障,此时,故障电流已经切除。1.4.分段开关不使用负荷开关,使用断路器。目前,我国开关生产

4、厂家已经生产出作为分、合负荷电流,过载电流及短路电流用的10kV户外真空断路器。这种设备能同计算机的遥控技术和数据传输终端设备连接,能够实现遥控操作、数据信息等功能。2、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现状配电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进供电质量,与用户建立更密切更负责的关系,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用户要求的多样性,力求供电经济性最好,企业管理更为有效。3、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原则3.1.适应性原则。3.1.1适应城乡经济

5、条件的原则。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因而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配电网自动化模式,应该立足国情,结合当地实际条件以解决配电网的实际问题和符合供电可靠性及用户的要求为目的,将有限的资金有效地投入配网自动化中去。3.1.2适应配电网发展的原则。随着“网改”的不断发展,配电网无论在线路长度和设备容量上也在不断增长,配电网自动化应该能适应发展了的配电网,反过来,发展的配电网,更需要实现自动化。3.1.3适应定时限保护的原则。定时限保护方式采用电流阶梯和时间阶梯重合,可使上下级保护配合方便、协调。而反时限保护由于设备产品的实际保护特性有差异、使上下

6、级保护的配合不协调。3.2.逐步完善的原则配电网自动化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作,最基本的条件是应具有较为完善的多路电源的配电网点,涉及到城市建设,配电网规划,设备选择等一系列繁杂工程,内容丰富,技术性强。对于配网自动化的发展应实行分期、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初级阶段,即变电站出线以自动重合闸作保护,线路上装多组自动配电开关,建立电压控制系统。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增设通信及控制设备,各分支线自动配电开关由供电所实现控制,对负荷进行调配。第三阶段增加各供电所与配电管理中心的通信,将各点信号传送到配电管理中心,实现微机控制及信息的自动处

7、理,达到完善的配电自动化。3.3.采用电流控制式的原则。由于重合断路器经常有合分操作以及瞬时性故障时自动重合,使得配电开关频繁动作,导致设备可靠性降低,影响使用寿命。另外,自动配电开关有个合闸延时时间,故障时在并联组数较多的线路,最末级完成合闸的时间达几十分钟,合闸时间明显大于故障判断时间,影响供电的连续性。4、配电网自动化的要求配电网自动化是以实时方式就地或远方对配电网进行数据收集、控制、调节和事故处理的技术,其目的在于保证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发送电压质量降低电能损耗、快速处理、提高供电可靠性。它应当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通过实时监控

8、系统,监测每条线路上的负荷运行情况,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消除事故隐患,使配电网安全运行。通过系统监测功能及时发现用户计量表故障,防止窃电,避免用电量损失。具备可靠的、高速率的通讯。具备完善的、能识别故障电流的、满足室外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