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我国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ID:17493492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2

我国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_第1页
我国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_第2页
我国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_第3页
我国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张战奇无极县原种场,河北 无极 052460关键词: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玉米育种现状发展方向一、我国玉米育种的研究现状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居第三位,在饲料业、制药业、食品加工业以及新能源领域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对我国粮食安全举足轻重。在玉米增产的各种技术因素中,优良品种的贡献率在35%以上。近年来,我国玉米育种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品种选育成绩空出。“十一五”以来,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新品种达1000多个,这些新品种大面积

2、示范的平均亩产都达到600公斤以上。同时各单位还育成一批配合力高、抗性好、单株生产力高的优良自变系。在新通过审定的1000多个玉米新品种的亲本中,有近百个是近五年育成的自交系。如果加上非国家攻关单位和私营企业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和自交系,其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我国玉米育种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在各玉米产区,依靠l~2个品种当家的历史已经结束,新品种更换的速度大大加快,新品种推广呈现多元化趋势。2、种质资源扩增明显。近十年来,我国玉米育种界的一个重要变化之一是愈来愈多的玉米育种工作者对种质的

3、重要性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为了扩大种质的遗传变异,增加选择的机会,提高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水平,各育种单位普遍重视种质的扩增和改良。中农国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从美国、墨西哥、法国等地引进一批玉米种质资源,并开始有计划的改良。玉米育种的实践已经证明轮回选择是群体改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群体改良则是一项着眼于长远育种目标的育种计划。3、现代育种长足进步。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玉米育种工作者已经开始系统地利用转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开展育种新材料、新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农业大学

4、利用基因枪、子房注射、超声波介导的方法进行的基因育种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等单位的分子标记育种取得了有益的结果,二、我国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利用有限的资源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供给是我国农业科学研究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在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都对玉米育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将对玉米育种的研究方向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未来的

5、10年中,下列研究可能成为玉米育种的优先发展领域。1、玉米高产育种的研究。根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增加到16亿,粮食总产量必须达到6.4亿~7亿吨才能满足需要。如果按玉米占粮食分额的四分之一计算,到2030年我国玉米的总产应达到1.6亿~17.5亿吨。在玉米播种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我国玉米年平均增长的速度必须维持在5公斤/亩/年的水平。因此,高产育种仍然是玉米育种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2、玉米抗病育种的研究。长期以来玉米病害的流行一直是影响我国玉米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大量实践

6、证明利用玉米的抗病性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近年为,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国际间材料交流的日益频繁,在我国玉米产区,老的病害,象青枯病、病毒病、大小斑病,并未得到完全有效的控制:新的病害,如弯孢菌和斑病、灰斑病、纹枯病、锈病,有扩大之势。新老病害的蔓延此起彼伏,在一定的地区已经造成严重损失,例如,1999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玉米粗缩病毒病的大面积爆发,严重的地块几乎绝收。因此,提高玉米的抗病性已经成为玉米育种的永恒目标,玉米抗病育种是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的重要研究课题。3、特用

7、玉米育种的研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玉米加工业的发展,对玉米品种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玉米品质育种的地位应有所加强。利用玉米的遗传变异,通过育种的方法可以将传统的玉米改变为特殊的工业原料、食品、蔬菜等。这些研究包括以提高玉米籽粒含油量为目的高油玉米育种;以提高玉米籽粒支链淀粉或直链淀粉含量为目的的玉米淀粉品质育种;以提高玉米乳熟期籽粒糖份含量的甜玉米育种,以及爆裂玉米育种、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等等。较高的附加值是上述特用玉米品种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就种植面积和生产数量而言,特用玉

8、米仍然属于小宗的产品,而普通玉米仍将占有较大的市场分额。此外,国家对优质玉米应该有明确的定义,优质玉米的标准应该是针对品种的用途,根据市场的要求而制定的具体指标。特用玉米并不等于优质玉米,而特用玉米本身也存在优质的问题。4、资源高效利用与环保型玉米育种的研究。根据我国玉米带地区历气象资料和玉米产量的相关分析,干旱是导致我国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同时,受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水资源短缺矛盾将愈来愈突出。在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耕作和大量使用化肥,我国土壤生态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