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针神道穴透刺治疗慢性荨麻疹对血清IgE的影响及疗效分析.doc

粗针神道穴透刺治疗慢性荨麻疹对血清IgE的影响及疗效分析.doc

ID:17519179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2

粗针神道穴透刺治疗慢性荨麻疹对血清IgE的影响及疗效分析.doc_第1页
粗针神道穴透刺治疗慢性荨麻疹对血清IgE的影响及疗效分析.doc_第2页
粗针神道穴透刺治疗慢性荨麻疹对血清IgE的影响及疗效分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粗针神道穴透刺治疗慢性荨麻疹对血清IgE的影响及疗效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粗针神道穴透刺治疗慢性荨麻疹对血清IgE的影响及疗效分析作者:高宏李雪珍叶文伟周柏英金英杰邱毅吴佳洁【摘要】[目的]观察粗针神道穴透刺治疗慢性荨麻疹对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粗针神道穴透刺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结果]治疗12周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6周、12周后血清IgE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血清IgE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结论]粗针神道穴透刺可以有效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IgE水平,且疗程短,中远期疗效稳定。【关键词】荨麻疹针灸疗法粗针神道穴血清IgE慢性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皮肤病。由于其病因复杂,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确切的病因,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治疗棘手。我科自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采用粗针神道穴透刺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60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的患者,病程3个月~6年。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18~60岁,平均(35.6±13.8)岁;对照组

3、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19至60岁,平均(37.5±12.9)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症状体征总积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取穴:神道穴,在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操作:患者端坐位,双手半握拳,屈肘交叉平放在两臂上,肩下垂,头部尽量下低,术者定位取穴,常规消毒,双手夹持粗针(江苏佳辰厂生产的长75mm、直径0.4mm的不锈钢针灸针),以30度角快速进针约刺入皮下,然后将针身压低紧贴皮肤,针尖在皮下沿棘突中线缓缓向下刺进,针的方向与脊柱中线平行

4、,只留针身约0.5cm于体外,留针,每次留针4h。每周5次,中间休息2d,连续治疗2周。  2.2对照组服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 (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2周,5mg/次,每天1次,晚饭后服;3~4周,5mg/次,隔天1次,晚饭后服;5~6周,5mg/次,隔两天1次,晚饭后服。共治疗6周。  2.3观察项目3(1)症状积分。于治疗前、治疗开始第2周、6周、12周观察瘙痒程度、风团大小、风团数量,按0~3四级评分法记录[1],上述三项评分相加为总分。评分标准:①瘙痒:无痒感为0;轻度,不烦躁为1;中度,尚能忍受为2;严重,不

5、能忍受为3。②风团大小:无风团为0;风团直径≤1.5cm为1;风团直径1.5~2.5cm为2;风团直径≥2.5cm为3。③风团数量:无风团为0;1~6个为1;7~12个为2;超过12个为3。(2)血清IgE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开始第2周、6周、12周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ml,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gE水平。(3)近、中、远期疗效。分别于治疗开始第2周、6周、12周评定两组患者近、中、远期的疗效。  2.4疗效标准根据治疗前与治疗后第2周、6周、12周的症状积分计算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公式为: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积分-治

6、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90%;显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60%,但<90%;有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20%,但<60%;无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20%。以痊愈+显效患者的百分数计为愈显率。  2.5统计处理统计变量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内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显著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3结果  3.1两组疗效比较两组病例在治疗2周、6周的疗效方面比较,愈显率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2周(P>0.05),治疗6周(P>0.05)。在治疗12周后两组病例

7、在疗效方面比较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病例不同阶段疗效比较(略)  2.2两组血清IgE水平比较详见表2。治疗组在治疗2周、6周、12周血清IgE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在治疗2周、6周血清IgE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治疗12周后血清IgE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治疗2周、6周两组病例间的血清IgE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F分别为:0.366,1.860,1.665,均P>0.05),

8、治疗12周两组病例间的血清IgE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两组病例不同阶段血清IgE水平比较(略)  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本病属中医学瘾疹的范畴,以风、寒、瘀、湿与正气亏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