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人口与环境

专题11 人口与环境

ID:17528161

大小:1.68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9-02

专题11 人口与环境_第1页
专题11 人口与环境_第2页
专题11 人口与环境_第3页
专题11 人口与环境_第4页
专题11 人口与环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11 人口与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理教师网http://www.dljs.net您的好帮手专题十一人口与环境直击高考考点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人类共同关心的敏感问题。全球诸多问题都和人口问题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和人口数量,人口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以及工业、交通的盲目发展与布局,导致地球环境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问题有自然原因引起的,如火山、地震、台风、寒潮、泥石流、地方病、水旱灾害等。但目前愈来愈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是人类自身的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共同面临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还有光化学烟雾、赤潮、河流污染,地下水枯竭、噪声

2、污染、垃圾污染,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板结等。不仅如此,许多原来是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由于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加剧了,譬如水旱灾害和水土流失。所以分析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演变规律与发展趋势应该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同时,因为自然界的大气循环、水循环及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等客观规律,仅从局部角度去解决环境问题是行不通的。所以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人类共同的协作。再者当今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加剧,应更多地归因于人类活动。所以人类合理安排工农业生产与布局、发展科技等是努力减少环境问题增加广度及深度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下列举的几种考查内容与方式是近年来

3、有关环境问题的主要方式:就近年高考特点看,主要表现为:1.结合世界区域地理、综合考查某区域的人口、宗教分布,特定或重要文化、民族、旅游景观,并分析人地关系,环境问题的由来。如侧重于非洲的人口粮食和单一经济.民族冲突,语言分布;中亚西亚的宗教(伊斯兰)冲突与历史缘由。2.结合中国特定区域或城市,综合考查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口城市化的问题,人口老龄化趋势,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等领域。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即就人类共同面临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提供图像、文字和数据资料,要求考生回答其形成原因、分布范围、发展趋

4、势与后果、治理措施等。4.地城性的环境问题。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富山骨痛病事件、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从地理角度设计提问,解释其形成机制、发展后果及治理方案,这种问题一般偏于工业“三废”带来的影响。5.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的环境问题。如台风、寒潮、水旱灾害等。虽然自然因素是该类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但人为因素如植被破坏等已成为此类环境问题加剧的重要原因。6.与地质条件相关,有明显地城分布规律的环境问题。如地震、火山、泥石流、地方病等。尤其是环太平洋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最重要,尽管这种地质灾害是不可抗拒

5、的,但人类科技活动是可以“减灾”的。站长:云中雪QQ:497967029E-mail:lingzy123@163.com地理教师网http://www.dljs.net您的好帮手7.与农业不合理开垦密切相关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河湖淤塞、土地盐碱化等环境问题。这种由于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往往具有不可逆性,人类很难恢复其原有生态。它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知识网络构建知识要点串讲要点一人口数量与环境1.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世界1999年10月达60亿,每年约7800万速度的增长;我国2000年11月1日

6、第五次人口普查总量达12.95亿,每年1200—1300万的速度增长)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人口持续的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生态问题,三废噪声污染问题,医疗、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社会问题。)因此,人类必须控制自己,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2.人口发展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人口发展模式形成原因原始型极高的死亡率、很高的出生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过渡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7、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全世界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站长:云中雪QQ:497967029E-mail:lingzy123@163.com地理教师网http://www.dljs.net您的好帮手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4.环境承载力: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下,在一定范围内,环境能容纳人口数量的能力和净化污染物的能力。5.环境人口容量:简单地说,就是

8、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准确的定义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