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及早筛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及早筛查

ID:17532690

大小:14.6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及早筛查_第1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及早筛查_第2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及早筛查_第3页
资源描述: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及早筛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及早筛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达10%,医生提醒要及早筛查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眼科的一份调查显示,在该院去年筛查的300多名早产儿中,10%的人出现了视网膜病变。专家指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根本原因是早产和低体重,体重小于1000克的早产儿发病率为60%-80%,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发病率为20%-40%,高浓度的氧气吸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去年8月,高先生两口子喜添男丁,夫妻俩为了这宝贝儿子倾注了不少心血。虽说孩子早产了2个月,但经过家人的悉心照顾,孩子被养得白白胖胖的,特别招人喜

2、欢。但不知为什么,去年10月,高先生发现孩子的眼睛有点不对劲,右眼出现红肿,于是带孩子来厦门检查。接诊的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熊永强发现,孩子已经出现了视网膜严重病变,由于没有及时接受筛查和治疗,最终导致孩子失明了。  ■调查结果  早产儿发病率达10%  像高先生儿子的这种状况并非个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眼科近日公布了一份调查资料,在该院去年筛查的300多名早产儿中,31人出现了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约占10%。其中,病情严重的8名本地早产儿得到了及时治疗,视力得到挽救,可是另外2名外地患儿,由于到医院检查时已

3、错过了最佳治疗期,结果终生失明了。    熊永强表示,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抢救、监护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得以存活下来,因此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婴儿也将越来越多。世界卫生组织“视力2020项目”已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认定为高、中水平收入国家的重要致盲因素之一。  ■病变根源  早产和低体重  熊永强介绍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病因较复杂,根本原因是早产和低体重,体重小于1000克的早产儿发病率为60%-80%,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发病率为20%-40%,高浓度的氧气吸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还有遗

4、传、感染、酸中毒、贫血等多种影响因素。  熊永强解释,正常分娩的新生儿,一般在妈妈怀孕后40周出生,此时婴儿眼睛内各种结构已基本发育成熟。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没有发育成熟,出生后视网膜虽然还会继续发育,但却很容易发生病变。另外,对早产儿的用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一般来说对早产儿用氧过度或过浓会引起血管收缩,在视网膜没长好血管的地方就会出现缺氧,促使血管乱长,引发病变。这也是近几年不少家长与医院经常发生纠纷的地方,因此,国家卫生部也出台了相关的法规,对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相应

5、的规定。  ■专家提醒  尽早筛查预防  据介绍,目前卫生部已发布的《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中规定“对出生体重  熊永强表示,若及早发现视网膜病变的早产儿,治疗上会有很好的效果,基本上通过激光或手术治疗,能使患儿视力完全不受影响。他告诉记者,此前他们对很多早产儿进行跟踪,在临床中,早产儿生长到37周、38周是病变的高发期。但对一些早产儿来说,38周之后的时间也不能疏忽。在熊永强的患者中就有一个新生儿,到44周后才出现了病变症状,由于第一时间得到了治疗,这孩子的眼睛没有受到影响。  熊永强提醒,减少早产

6、儿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致盲重在定期随诊,早发现早治疗,许多病变可以治愈。但是,一旦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疾病进入晚期,患儿丧失了手术的机会,最终可能会视力丧失,眼球萎缩,留下终生遗憾。(实习编辑:彭绮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