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为什么这么难?

为人父母为什么这么难?

ID:17537029

大小:22.9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02

为人父母为什么这么难?_第1页
为人父母为什么这么难?_第2页
为人父母为什么这么难?_第3页
为人父母为什么这么难?_第4页
为人父母为什么这么难?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人父母为什么这么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为人父母为什么这么难?   不久前,哲学家保罗写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探讨有没有一种理性的方法可以帮助一个人决定要不要生孩子。  一个人如何做理性的决定?经典的答案是,想象不同行为的不同后果,然后考虑每一种后果的价值和概率,最后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一种。这是经济学的思维模式,却完全无法用在生孩子上。比如,你怎么比较一个婴儿的微笑与无数无眠之夜之间的性价比呢?  生儿育女的目的,如果从进化的角度看很容易理解,但从个人的角度看,还真是个难解的谜,或者,如保罗最终得出的结论,这根本是个非理性的产物?  前段时间,网上流行一篇文章《多少中国人不配生孩子》,很惊悚的题目,文中将中国人生孩子

2、的目的大致分为这么几类——一类是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维系婚姻、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等,不过为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之别罢了;一类是偶然因素,避孕失败,只好生下来;还有一类是育儿就是育己,“满足快乐与自我成长”。  其实,无论哪一种理由,凡是主动生儿育女者,基本上都有一个理所当然的假设:养育一个孩子会让他们幸福。  “我从未如此幸福,部分原因是我的人生不再是只关于我了。”这是一位母亲在解释她初为人母的喜悦时所说的。估计大部分母亲都会同意,初为人母是一种超越性的生命体验;父亲们大多也会承认,孩子让他们的人生更美好。在没有宗教的世俗社会里,孩子为父母的人生赋予了一定程度的意义。但

3、是,他们真的让父母更幸福吗?  去年,《纽约杂志》的记者詹妮弗·西尼尔(JeniferSenior)在《只有喜悦,没有快乐:当代为人父母的悖论》一书中探讨了现代社会一个孩子对于婚姻、性、工作、友谊以及自我的全方位挑战,提出了一个至少美国社会不愿意承认的现实:为人父母者其实都暗自痛恨育儿这件事。  过去20年,多个学科的研究得出了惊人相似的结论——生儿育女对于一个人的幸福程度毫无助益。为人父母者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无论单身还是已婚,有一个孩子,还是四个孩子——都不比非父母更幸福,而且,孩子越多,幸福感越低。对此,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伯特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孩子就像海洛

4、因,他给你极度的狂喜,但同时也将其他一切乐趣都从你的生活中排除出去了。  佐证之一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XX年做的一项针对909名得州母亲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育儿”在她们的日常愉悦排行榜上列在第16位(一共19项),在做饭、看电视、锻炼、打电话、睡觉、购物、做家务之后。  另外一项关于幸福感的研究显示,就快乐程度而言,与朋友在一起的乐趣多过与配偶相处,多过与其他亲属相处,多过与点头之交相处,多过与父母相处,多过与子女相处,而与子女相处的快乐与陌生人的差不多。为什么会这样?  西尼尔女士认为,父母对育儿的抗拒和排斥是一个新现象,根本问题在于父母与孩子传统角色

5、的变迁——在20世纪以前,孩子是小大人,是家庭的资产,父母提供给孩子衣、食、住,以及基本的道德教育,孩子则提供经济收入作为回报。但现在的孩子是父母的“老板”,西尼尔引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维维安娜·泽利泽(VivianaA.Zelizer)的说法,“在经济上毫无价值,情感上无比珍贵”。从他们出生那一刻开始,我们把这些完美的宝宝抱在怀里,困惑于为人父母的职责到底是什么,如何确保他/她的一生幸福。  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就是,给他们很多很多的爱。当然,这个答案并非那么理所当然。上世纪5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立者约翰·华生医生还在警告人们,母爱是一种危险的工具,会让孩子变得黏人而

6、软弱。英国精神科医生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和玛丽·安斯沃斯(MaryAinsworth)推翻了他的理论,他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一个孩子在生命早期(2岁以前)如果能与母亲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在未来面对世界以及人际关系方面都更有安全感,更自信,否则容易发展成焦虑型或者逃避型人格。  “依附理论”成了20世纪最重要的育儿理论,并深刻影响了此后世界各地父母的育儿体验。尤其是中产阶级父母,他们将孩子的需求摆在了第一位,不惜将所有的时间、精力和资源都投入在他们身上。但问题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他们并不知道应该为孩子的未来准备什么。  既然无法预知未来,只能尝试为他

7、们准备一切——我们送孩子去学钢琴,认为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气质;我们教小孩下棋,认为可以培养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我们为他们报名参加团体运动,认为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我们希望他们拥有创造力、科学思维、全球思维、生态思维……就好像少了任何一样都会影响他们未来的成功。所以,书店里各类育儿类书籍满天飞,用西尼尔女士的话说:“这是一座高耸的糖果色的丰碑,奠祭着整个社会的恐慌。”  西尼尔认为,在孩子身上如此巨大的精力透支,其实并非现代父母所能负担。19世纪以前的婚姻建立在生育、经济安全和家族之间利益联姻的基础之上,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