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方案

高考作文备考方案

ID:17537142

大小: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2

高考作文备考方案_第1页
高考作文备考方案_第2页
高考作文备考方案_第3页
高考作文备考方案_第4页
高考作文备考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备考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二作文系列2008-2-25高考作文备考方案1、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强化审题构思训练。  3、注意文体要求。议论文力求深刻,学会全面辩证看问题,在技巧上:一是明确观点,二是选好支点,三是联系热点,四是突出重点,五是增加亮点(语言上),六是展示态度。记叙文力求巧妙,要有点文学意味。  4、熟悉掌握一些快速作文的结构模式。  5、关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关注与青少年学习、生活、成长有关的社会热点,注意从报纸新闻中收集作文素材。  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重点谈。  一、是要进行审题训练。现在高考作文加大了审题难度,考生往往拿到题目后抓耳挠腮,半

2、天不能下笔;或瞎碰死套,不能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和发挥自己的特长。  高考大部分作文试题结构目前大致定型为四个部分——背景语、启示语、限制语、强调语。审题要做到:  1.从背景语入手,审清思维模式——解决好“怎么想”的问题。  2.从限制语入手,审清文章主旨——解决好“是什么”的问题。  3.从启发语入手,审清写作重点——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  5.从强调语入手,审清写作要求——解决好“怎么写”的问题。  对于可能出现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等,也要作一些相应的训练。  二、是要建立题材库。一方面可以梳理教材(不仅是语文课本)中的古今文化知识、人物

3、事迹、哲理名言;另一方面有意识地搜集相关出版物(影视报刊、经典著作、名人传记、鲜活时文、睿智心语、文化散文)中的时政要闻、科技动态、热点话题等等,并在作文训练中应用。  至于题材的分类,可以分为社会人生(热点聚焦、人生哲言、战胜挫折等)、美德素养(尊贤尚能、关爱互助、知能修养等)、文化教育(民族传统、创新精神、人文情怀等)、情感思维(亲情友情、民风民情、辩证求异、价值取向等)、理想实践(立志成才、爱国为民、知行统一等)、山川文物(美景佳境、民间艺术、传统习俗等)、科技发展等等方面。  还要注意具备政治课本中训练过的10个方面的认知能力:①实践论;②矛盾论;

4、③方法论;④联系的观点;⑤发展的观点;⑥一分为二的观点;⑦存在与意识的关系;⑧外因与内因的关系;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⑩主流与支流的关系。  三、是进行适当的拟题训练。如:  1、改装名作,如“道德苦旅”。-6-高二作文系列2008-2-25  2、借用术语,如“心灵比色卡”。  3、援引佳句,如“问世间情为何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对记忆移植的困惑”。  4、妙用修辞,如“飘落心灵的秋叶”,“小心这把双刃剑”,“世界很小是个家”(夸张),“答案在风中飘扬”(引用美国20世纪80年代乡村歌曲),“爸爸,再给我一点爱”(呼告),“我是天才,还是笨蛋

5、?”(对比,设问),“20世纪你美吗?”(反问),“倾听自己的心跳”(借代)。  5、巧用标点“‘三个和尚’新传:变,变,变!”。  6、数学形式(不太推荐)  四、是练熟几种常用模式,以供选用。我们坚决反对写作中的“模式化”倾向和“八股腔”,但是,在高考作文的应试训练中,设计若干套路,精选巧练,以备高考之需,应是事半功倍的明智之举。如:  ①思考感悟法。作文要写得深刻,源于认识的深刻,认识的深刻,依赖思考的不断深入,并有所感悟。深入思考方法有三:  其一,由此及彼。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由自己“比美”受蔽,联想到齐王“施政”受蔽,进而讽谏齐王

6、,成就千古名篇。  其二,由表及里。如《白毛女》创作主题的演化过程:反迷信——反迷信、反封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其三,由个别到一般。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由眼前之景引发对宇宙、对人生的思考感悟。  ②众星捧月法。“众星”指多个材料,“捧月”指表现主题。材料丰富,文字则力求简省。  ③联想求新法。为了避免内容单调或者为了打开思路,可以运用联想的方法,由此及彼,发散思维,寻找新意。联想的方式有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通过联想,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作为一种创新突破的手段,当然有着明显的效果。  ④对比映衬法。运用对比,往往能凸

7、现出材料的深刻内涵,而且可以使文章具有曲线的美感,议论文中常见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说理。记叙的内容,也可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  ⑤以退为进法。先反向蓄势,把感情或情节或气势推向高潮,再逆向回跌,使文章跌宕起伏,引人人胜。关键是转换处要恰当,不管是先抑后扬还是先扬后抑,要在高潮处逆转。  ⑥虚实转化法。有时,题目是虚拟的、隐寓的,可以把虚拟的东西写得真实、可信,使它隐寓的道理看得见,摸得着。如1999年高考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1年高考题“诚信背囊”-6-高二作文系列2008-2-25的材料,都可以写实写真。有的题目,材料是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情理

8、,我们却能创设情境,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来虚写。写景,可以借助于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