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国哲学毕业论文 《庄子》物论与低碳社会的哲学理念

哲学中国哲学毕业论文 《庄子》物论与低碳社会的哲学理念

ID:1755931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哲学中国哲学毕业论文 《庄子》物论与低碳社会的哲学理念_第1页
哲学中国哲学毕业论文 《庄子》物论与低碳社会的哲学理念_第2页
哲学中国哲学毕业论文 《庄子》物论与低碳社会的哲学理念_第3页
哲学中国哲学毕业论文 《庄子》物论与低碳社会的哲学理念_第4页
哲学中国哲学毕业论文 《庄子》物论与低碳社会的哲学理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中国哲学毕业论文 《庄子》物论与低碳社会的哲学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哲学中国哲学论文题目:《庄子》物论与低碳社会的哲学理念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低碳社会是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有效降低碳排放的一种新型经济社会型态。作为道家思想集大成的《庄子》蕴涵着丰富的环境哲学思想,其中物论是最为集中的部分。《庄子》物论对于建设低碳经济、低碳政治、低碳生活、低碳文化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庄子》天人观与低碳经济。  1、“工乎天而俍乎人”:低碳生产的目标。在天人关系上,《庄子》反刻意人为,认为“物不胜天久矣”(《

2、大宗师》),而理解这一道理,才能做到安时处顺,否则,“物有结之”。在《庄子》看来,“人与天一”完全是可能的,因为“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山木》),并非所有的人为都不合天性,但只有“全人”能够做到“工乎天而俍乎人”(《庚桑楚》),亦即做到精通天然而又擅长人事。从天人关系上看,低碳生产方式是以“工乎天而俍乎人”为目标的。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效利用能源、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追求的是物质生产力与空气环境质量的双赢。  2、“物物而不物于物”:低碳生产对工业文明的回应。如何对待天人关系,可以进一步还原为一个

3、如何待物的问题。《庄子》待物有三重境界:“与物相娱”(《大宗师》、《则阳》)、“物物而不物于物”(《山木》)、“化育万物”(亦即“内圣外王”,从道的高度出发,以精神化育万物)。从待物层面看,低碳生产是达到“化育万物”理想境界的一个桥梁。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处于“与物相娱”阶段,今天的工业文明仍处于“物物而物于物”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物的反主体性表现得特别明显,自然环境问题尤其是全球气候问题凸显。为了回应这一困境,建构低碳社会的呼声高涨。低碳生产因“物物而物于物”而起,要解决的是“物物而不物于物”,并为“化育万物”奠

4、定基础。  3、“自化”、“天均”:低碳生产力的特征。如何待物,关键之处在于理解物的运动———物化。《庄子》认为物化的基本特征是自化(《在宥》:“涂处无为,而物自化”),亦即事物运动的力量来自于物自身,不假人力。其次,物化是一个物质以不同形态循环往复的过程,庄子称之为“天均”。从物化观看,“自化”、“天均”可以作为低碳生产力的特征。在现代性的工业文明条件下,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升,物质在人为的干预下加速运动,同时由于人类的贪婪与无知,其运动偏离了“天均”状态,致使可持续发展的链条断裂。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言,其排

5、放量已经超过了环境所能吸收的度,造成全球气候剧变,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人类所呼吁进行的新能源技术、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无不带有“自化”、“天均”的特征。  二、《庄子》人生论与低碳生活。  1、“完身养生”:低碳语境中生命的意义。《庄子》以“完身养生”为人生最基本的目标。《庄子》的养生经强调“与物逶迤而同其波”,“不以人物利害相撄”(《庚桑楚》)。“完身养生”,包括“完身”和“养生”两个方面。“完身”,说的是乱世之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反对“危身弃生以殉物”(《让王》)。“养生”说的是物质

6、的生活方式,认为保养健康的形体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但物质有余却没有养好形体的情形也存在。现代性的工业文明蕴含着“物的增值和人的贬值”的矛盾,这一矛盾激化的后果对于人类来说,一是在对物的争夺中大量生命被戕害,二是在对物的过度消费中身体被戕害。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人类期望能生存下去。由是,生命的意义又面向和回归生命本身。《庄子》“完身养生”的贵生理论,剖析了戕害生命的因由,张扬了生命本身的价值,对低碳语境下反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着深刻的启示。  2、“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自然的低碳生活态

7、度。《庄子》人生论建构在对“天”与“物”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就人生最重大的生死问题而言,《庄子》认为,要妥善处理“天行”与“物化”的关系,最佳的状态是像圣人那样“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刻意》)。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的生活,因而也是一种低消耗、低成本的生活方式。《庄子》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以平等主义情怀看待万物,把个人置身于自然之中,要求个人的生命按照“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的自然规律运行,最后又回归自然。寓言“庄子将死”讲述庄子反对厚葬,认为自己有天地、日月、星辰等“万物为赍送”(《列

8、御寇》),已经得其所哉。无疑,这是一种自然的低碳生活态度。  3、“知道达理明权”、“还以物与人”:低碳生活方式的行动方案。《庄子》认为,尽管天道“无为而尊”,人道“有为而累”,但是舍弃人道也是不可能,因为“物者,莫足为也,而不可不为”(《在宥》)。如此看来,物害与物累实在无法避免。对此,《庄子》提出的方案是“知道达理明权”(《秋水》)和”还以物与人”(《渔父》):对于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