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 .doc

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 .doc

ID:17561706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03

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 .doc_第1页
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 .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脑血管介入治疗改变了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传统模式,同时为护理学科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脑血管介入治疗是指在X线电视监视下,经血管途径借助导引器械(针、导管、导丝)递送特殊材料进入神经系统病变区,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治疗对象主要为颅内、椎管内的血管性病变,包括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外动静脉瘘,椎管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以及部分头颈部肿瘤。治疗技术分为血管栓塞术、血管内药物灌注术和血管成形术。经血管途径的神经介入治疗,经皮穿刺部位主要在腹股沟部。禁忌症:(1)对碘过敏者。(2)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3)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4)脑疝晚

2、期,脑干功能衰竭者。并发症:(1)穿刺部位出血、血肿。(2)脑血管痉挛。(3)动脉内膜下通道血栓形成或栓塞。(4)腹膜后血肿。(5)血管穿孔或血管壁撕裂。(6)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7)血栓性静脉炎。(8)术后脑梗死。(9)其它:术中癫痫、脑出血、皮质盲、造影术后患者出现短暂双眼失明等。1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所患疾病认知程度及治疗效果不确定,往往有焦虑、烦躁或恐惧的心理,导致患者的情绪不稳定,休息、睡眠不佳。针对这些心理特点,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介绍治疗的必要性、治疗前准备的措施、治疗基本方法、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及治疗的效果等,以取得病人的配合。1.2手术配合教育手

3、术一般采用局部麻醉,应向患者介绍术中配合的方法,如何时屏气、治疗时不能咳嗽等。1.3适应治疗后变化的锻炼因为治疗后穿刺侧肢体限制活动10小时,绝对卧床24小时以上,所以治疗前应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大小便的锻炼。1.4治疗前准备进行碘过敏试验,询问过敏史—用使用的造影剂1ml静脉推注—患者无心慌气短、荨麻疹及球结膜充血等,血压搏动低于10-20mmHg为阴性。如过敏,必须3d进行激素治疗,并尽量用非离子碘水溶液。通知患者禁食4-6小时。穿刺区域备皮(备皮范围:双侧腹股沟、会阴部、大腿上1/3处),并交待患者在治疗前半小时排空小便,必要时导尿。同时备好沙袋、术前CT、造影剂等入导管室。2术后

4、护理2.1严密观察病人神经系统症状观察意识、瞳孔、有无失语、肢体活动情况,有无患侧头痛,及时发现栓子脱落引起的脑梗死,对高血压的病人或有可能发生过度灌流综合征者,酌情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对术后出现脑血管痉挛者应用扩血管药物。2.2监测生命体征1次/h,24小时后根据病情改为2次/日,按医嘱控制血压。2.3术后穿刺部位的护理穿刺部位加沙袋压迫6小时,穿刺侧肢体限制活动24小时,患侧下肢可取伸展位,不屈曲,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和远端皮肤颜色、温度及穿刺处有无渗血、皮下气肿等。制动期间,也需协助患者翻身,给予患者取术侧卧位,下肢伸直,健侧屈曲,以保证患者舒适,防止压疮。22.4用药护理支架植入

5、术后病人,在拔除动脉鞘管后2小时,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钠0.4ml腹壁皮下注射每日两次,连续3天,同时使用氯吡格雷75mg每天一次口服共4周,口服阿斯匹林6个月以后酌情减少,以达到抗凝抗血栓目的。用药期间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监测出凝血时间,同时嘱患者防止外伤。护理应注意集中注射次数,避免反复穿刺,拔针后应适当延长按压时间。2.5预防造影剂肾病指导患者多饮水,有利于造影剂的排出,24小时内尽量不食用高蛋白饮食。3小结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它可使某些脑血管疾病免去开颅手术而获得治愈,因而患者容易接受。但也可发生一定的并发症,因此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要求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

6、心,使患者能够轻松安全地接受治疗,顺利康复。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