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

ID:17566391

大小:17.2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3

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_第1页
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_第2页
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_第3页
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_第4页
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跨度和承受的竖向荷载均很大,致使它的截面尺寸高而大,混凝土的连续浇捣施工强度大,施工过程比较复杂,有一定的难度。基于以往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实践,本文以该工程m厚板转换层施工为例,阐述钢筋混凝土厚板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技术。【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施工技术  转换层结构要承受上部各层的全部荷载,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施工质量。针对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时钢筋密集、浇筑的砼量大、跨度大且承受的竖向荷载大等难点,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注意对钢筋密集部位的

2、浇捣、控制温度及养护等措施,以保证砼强度达到要求,并有效控制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和后期有害裂缝的产生,从而确保高层建筑厚板结构转换层的稳定可靠。  1转换层的结构和受力特点  高层建筑的厚板转换层通常是设置在建筑结构的下部,转换层要承受上部传递下来的荷载,如果结构层不具有足够的强度的话,结构破坏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一般情况下转换层结构都需要采用刚度较大的材料,重量也要比一般的楼层结构超出不少。另外高层建筑的厚板转换层结构由于其自身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与其他结构的差异性可能会导致在地震发生时,该部位产生较

3、大的变形破坏。厚板转换层结构还具有较大的截面面积,截面过大也会增加施工的难度。  厚板转换层是一种三向都受力的复杂构件,高层建筑物上部传递下来的荷载也是复杂多变,分布也不够均匀。在上部剪力墙密集的部位,厚板转换层的内力就相对较大,在厚板转换层的边角位置,剪力墙数量少。板体内部的受力也就相对较小。厚板转换层的竖向受力方面要对整体的弯曲和局部的弯曲效应进行综合的考虑。高层建筑的厚板转换层的厚度是影响到结构动力反应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转换层的厚度会对结构的频率造成影响。在相同频率的策动力作用下,竖向力的影响效果会随

4、着板体厚度的增加而显著的增加。厚板转换层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薄膜应力。  2转换层的布置形式  施工方案  厚板转换层自重及施工荷载为/m2,采用常规的支模体系,单靠下层楼板承受如此大的荷载势必会破坏下层结构,而采用分层卸载的方法则必须从地下室底板起搭设4层支撑架,靠各层楼面的变形协调来传递扩散荷载,这样既不经济也不能保证结构楼板不产生开裂现象。经过分析比较和计算,确定采用叠合梁的原理转换厚板,即将转换板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厚,待其强度增长达到90%后再浇筑第二层厚混凝土,利用第一层先浇板承受第二层后浇

5、板的施工荷载,转换板的钢筋相应分两层绑扎。  在底部形成大空间的转换层  在高层建筑的下部保留大空间的结构形式是现在很常见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建筑平面的低端设置转换层,使得转换层能够跨越底层建筑的平面,使得上部荷载能够很好的传递到下部结构的支撑点上。另外也可以设置一个强度大的筒体,能够支撑起转换层,四周向外悬挑,这样也可以做到形成一个下部的大空间结构。  外部大柱网形式转换层  如果高层建筑存在筒中筒的结构形式,需要在外筒结构设置转换层结构。添加水平转换层之后可以在建筑的下部扩大柱子之间的间距,从而形成

6、大的空间。这种情况下的转换层结构要沿着结构的外延的周围的柱列或者是角筒进行布置。此外按照结构功能的划分,转换层的结构形式又可以分为三类:上下结构层之间的转换。通常是采用剪力墙结构将上部的剪力墙转换为下部的框架,以便形成更大的内部自由空间结构。改变上下结构层的柱网和轴线。这种结构形式没有对上下结构层的结构进行改变,但是通过添加转换层扩大了柱子之间的间距。对结构形式和结构轴线同时改变。在上部结构层设置剪力墙通过转换层结构改变为框架,同时柱网的轴线要和上部结构的轴线错开布置,来达到一个上下部结构不对齐的目的。  

7、  3施工方法  模板工程  模板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的焊接钢管。立杆用的整根钢管,中间不设接头,间距为*,立杆下满铺厚木板,水平方向拉杆设4道,并设剪刀撑。顶端横杆与立杆的扣件下加设1个扣件,以增大抗滑移能力。顶端横杆上放10cm*10cm木檩条,间距为40cm。模板采用竹胶板。转换层的侧模用¢14钢筋在相应位置与暗梁主筋拉接,外部与模板背楞固定。经验算,上述模板支撑体系满足第一步厚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在转换层施工期间,1—3层的梁板支撑均不拆除,在第一步厚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

8、要求后,在第二步厚混凝土浇筑前,松开3层模板支撑顶端横杆与立杆的扣件进行卸荷,然后再全部上紧,以使第一步厚混凝土板和模板支撑体系共同承受上部荷载。在第二步厚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全部模板及支撑。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为使转换板的整板的承载性能不因混凝土分两次浇筑而下降,必须在两浇筑层结合面采取特殊处理措施,来保证两层混凝土板协同工作。预留坑槽:在先浇层板上表面留设间距lm呈梅花形布置的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