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3)

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3)

ID:17576254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3

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3)_第1页
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3)_第2页
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3)_第3页
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3)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 要】 目的 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通过对人民医院的50例患者(男35例,女15例)的分析,从入院48h-96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 50例患者的病情都得到好转,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 高血压除了医疗和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高血压病情的稳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高血压病患者 临床特点 护理对策 健康教育  院外护理【正文】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可引起心、脑、肾严重并发症,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的

2、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根据病因学分析,主要与年龄大小、遗传因素、职业类型、所在环境、饮食习惯及体重有关。血压长期增高,可有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经常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混乱,从而影响了大脑皮质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以血管收缩带来的神经冲动为主导的兴奋中枢最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经很普遍,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督和测量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有很大的作用。了解高血压患者个体的发病因素,可以更好的治疗和稳定高血压。【本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

3、10年8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中,符合高血压病诊断的患者有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最小的是45岁,最大82岁[1]。 1.2方法 住院后24-48h测量高血压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过度吸烟、脑出血、心力衰竭、遗传因素、精神过度紧张以及各种社会因素。 记录在发病阶段的最高血压及治疗效果,包括当前和过去抗高血压的药物及治疗效果,确定影响高血压的后天因素(精神压力、饮食习惯、平时活动量、肥胖症、季节差异、职业因素)。体位采取坐位或者卧位,需测三次,间隔4-5min,取平均数。对于可疑对象应逐日增加次数测血压,然后探讨、总结。对有疑问的对象

4、要观察一段时间再下结论为妥。 1.3诊断标准 根据WHO高血压诊断标准,一般情况下,理想的血压为120/80mmHg(1mmHg=0.133kPa),正常高值为120-139/80-89mmHg以下,140/90mmHg为临界高血压,为正常高限;140~159/90~99 mm Hg为高血压Ⅰ期,此时机体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只是单纯高血压;160~179/100~109 mm Hg为高血压Ⅱ期,此时有左心室肥厚、心、脑、肾损害等器质性病变,但功能还在代偿状态;180/110 mm Hg以上为高血压Ⅲ期,此时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等病变,已进入失代偿期,随时可能发生生命

5、危险。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角度,对高血压患者作了心血管危险分层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2]。     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1、男性大于55岁,女性大于65岁;2、吸烟;3、血胆固醇大于5.72mmol/L;4、糖尿病;5、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性小于65岁,男性小于55岁);6、左心室肥厚、蛋白尿和/或血肌酐轻度升高;7、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8、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      并发症: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血管疾病;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脑血管疾病。 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

6、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1.4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呈轻度持续性,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也可有视物模糊、鼻出血。一般缺乏特殊的表现。约1/5患者无症状,仅在体检中或发生并发症时被发现。一般血压在夜间低,早晨起床活动后血压升高。听诊时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

7、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少数病人可在颈部或腹部听到血管杂音。其中,急进型高血压者,舒张压持续≥130mmHg,并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肾脏损害突出,持续蛋白尿、血尿与管型尿。 2治疗 降压药物有五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嘱患者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2级高血压患者,开始时就可合用2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根据个体的差别让患者有选择的选用利尿剂、神经系统抑制剂、血管扩张药等药物,并采用药物的联合应用,其优势在于产生协同疗效,能够合理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