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治理措施

南湖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治理措施

ID:17576430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3

南湖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治理措施_第1页
南湖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治理措施_第2页
南湖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治理措施_第3页
南湖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治理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南湖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治理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湖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治理措施一、南湖简介:南湖位于武昌西南部,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湖,北临东湖、沙湖,南临汤逊湖、黄家湖,水域面积763.96公顷。南湖周边有5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多年来,受周边污水直排入湖的影响,南湖污染越来越严重,目前水质已降为劣5类,远远就能闻到阵阵恶臭。如今,南湖已呈中重度富营养状态,并有逐年恶化的趋势。每逢春末夏初,南湖及部分分支湖泊都会出现大面积翻塘死鱼现象。周边主要排污口共有25个,来自沿湖高校、企事业单位及小区居民,每天总排放污水约14.5万吨。。近年来武汉

2、市政府也给与了一定重视,武汉市投资4000万元,首先截断了珞狮南路排污口、机场二路延长线排污口、名都花园排污口、茶山刘排污口和中南民大排污口,它们的排污量占南湖排污总量的80%。二、主要修复思路:1、源头治理:首先应该从源头治理,当前政府也在积极实施中。改变当前的落后排水体制,要截流绝大部分的生活污水、使其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集中处理高污染工业废水,减少其对水体地的污染。2、水体治理:2.11植物方法利用不同水生植物以污染物基质为营养源来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2.12动物方法通过对东湖的水体富营养化消失的理论研究,可以采用放养鲢鳙直接控制微囊藻水华,此方法称

3、为“生物操纵”法,在刘建康院士和谢平研究员联名发表的论文《揭开武汉东湖蓝藻水华消失之谜》中,正式提出有效的鲢鳙生物量是每立方米水含鱼46-50g。形象地说,就是每吨水放1“两”鱼。因此同样可以利用这一创新性的理论研究来进一步治理净化南湖的水体富营养化。2.13微生物方法利用好氧微生物对BOD进行降解,利用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进行总氮的去除,同时可以培养高效降解菌,并将其投入到南湖中,再通过人工控制的方法来满足各种微生物和高效降解菌的生长环境,以此作为快速降解污染物的方法之一。2.2工程辅助措施:(1)利用风能来搅动水体,使其达到自然充氧的目的,以满足好氧分解

4、菌和水体鱼类等需要,在不通过船的湖面,我觉得可以安装“改进的水风车”,类似于古代的那种在风力的作用下自动提水的机器,这样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2)在水面上合理布局,按比例种植植物,可以分为浮水,挺水和沉水植物搭配进行种植,当然要在水面建立一定的工程措施,比如安装可以承载一定质量的填料,能够使挺水和沉水植物在其其中生长,又不至于下沉,同时要为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和附着位点,并阶段性的曝气,加快微生物的分解过程,同时微生物的分解也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一定生生长所需的营养。(3)在条件允许和技术成熟的条件下,可以对南湖的水质进行“调质”。通过膜分离的技术,将主要的污

5、染物富集分离出来,并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特性进行重新的配比组合,同时控制外部条件,如温度,PH,营养配比,无机盐等各种生长因素,使微生物达到最适的生长条件,最后达到污染物的快速降解。但是这个需要很高的技术能力和成本,以及污水的长距离运输,而且膜分离技术怎样在这么大的面积范围进行也是需要思考的。(4)控制南湖周边的新建工程,特别是建筑用地和填湖工程。改进现有的堤坝设施,在南湖周边建立起一个大的环湖人工湿地工程。通过:水平流湿地处理系统、人工潜流湿地处理系统以及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相互结合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选择植物物种间的搭配组合,使人工湿地系统有连续的、高效的

6、污水净化能力。漂浮植物中常用作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的有水葫芦、大薸、水芹菜、李氏禾、浮萍、水蕹菜、豆瓣菜等。挺水草本植物包括芦苇、茭草、香蒲、旱伞竹、皇竹草、藨草、水葱、水莎草、纸莎草等。沉水植物,如软骨草属(Lagaro-siphon)或狐尾藻属(Myriophyllum)植物等。在选择植物时要因地制宜,注重物种的本土性,适应性,耐受力,以及各自在污水净化中的主要处理对象,使组合能够去除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同时保证植物的生长活性。最好在选种之前考虑植物的后处理和利用情况,如果能在后续的处理中可以用作能源或者生物质能源应该优先选择。(5)在南湖之上建立人工湿地,本

7、思路是建立在前一个思路基础上的,但是考虑到当前的用地紧张情况和现实问题,所以考虑在南湖之上建立人工湿地系统,因为南湖不是一个航运湖,水上交通很少,所以可以在水流速度较大,污染较严重的小区域建立水上人工湿地系统,该方法不同于(2)的思路,而是更加侧重人工湿地的作用,就像当前的高架桥和立交桥一样,在水上建立起一个陆地,并在其上建立人工湿地系统,具体工艺和(4)类似,运行时将水从湖中抽到最高点,在逐级流经各个湿地系统,最后在另一端进入湖中,起到水质净化的作用。1、底泥疏浚工程由于南湖水已经遭到了严重的污染,所以底泥会造成污染物的沉积和二次污染,为了从根本上治理水体富

8、营养化的污染,必须进行底泥的疏浚,但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