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中学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ID:17585343

大小: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3

中学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_第1页
中学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_第2页
中学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_第3页
中学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_第4页
中学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的公布和实施,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对评价问题的研究。评价观念的更新和评价方式的改革成为制约课程改革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多年来,我国形成的考法决定教法,以考试为“指挥棒”的观念一直困扰着我们教育的改革。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新课程改革倡导“

2、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一、当前基础教育评价体系的现状多年来,我国教育评价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偏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察。2、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3、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偏重量化的结果,过于注重定量评定,而忽视了定性评定,长此以往,学生成了考试的

3、机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被淹没在浩瀚的题海中,出现了一张考卷定终身,把书面纸笔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途径。4、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如:对学生的评价就是教师说了算,不允许学生参与,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没有给学生提供评价的机会。5、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如: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书面考试,而书面考试的内容又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关注,缺乏对

4、学生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关注。6、评价功能──对评价功能的理解仅限于甄别与选拔,较少从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由此可见,数学评价改革刻不容缓,新课程改革呼唤新的数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二、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重点(一)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1、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以及交流与反思等。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5、的基础。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一方面,通过评价主体的扩展,加强了对教师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旨在发展教师的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重视教师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以教促学”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

6、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这一转变对教师教学能力的重新界定、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无疑将带来巨大的冲击。(二)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即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

7、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惟一手段,应用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应对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促进学生的发展,减轻学生压力。(三)考试的改革重点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

8、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关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淡化以记忆性内容为主的考试;考试命题应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考试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