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

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

ID:17585712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3

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_第1页
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_第2页
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作者:淄博市中心医院姚雪梅摘要:介绍了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定义、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危险因素以及针对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护理措施,以减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关键词:中心静脉;感染;预防中心静脉置管在临床运用日渐广泛,美国每年应用超过500万例次[1],在我国也应用的非常多。它既可用于经由静脉的治疗、血液动力学监测、标本采集,又可用于外周静脉不宜输入的药物和营养。但随之而来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entralvenouscatheterrelatedinfection,cvc-ri)也逐渐成为医院感染

2、的主要因素。一定条件下,留置血管内导管是必需的医疗操作。在ICU,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通常高于普通病房和门诊。据统计,其发生率为5%~30%。1定义: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是指留置于静脉内的导管段经半量法,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大于15个,既认为导管已被感染,包括导管局部感染和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导管败血症)[2]。 2  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参考标准[3]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有发热或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血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而无明显的其他感染灶,血培养阴性但毒血症症状明显,排除其他感染灶且拔管后症状有所缓

3、解者临床诊断为血行感染。        出口感染:导管出口部位2cm范围内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或分泌物培养阳性。        导管定植:导管管腔内血液或导管顶部或皮下导管部分定量培养有微生物的显著生长≥103cfu,患者表现为血透后不久即有寒颤、发热。        3  导管感染原因       3.1  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病重患者长期卧床,住院时间长及治疗操作多,医院感染概率高,医院内细菌定植于患者机体,导管相关的医疗操作频率高。其他部位感染病灶也是促进感染的危险因素。       3.2  某些插管是在紧急

4、条件下进行的,无菌操作不严格。某些插管,如肺动脉、外周动脉插管,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抽血等医疗操作频率高,污染和继发感染的危险大。护士封管、换药无菌操作不当,穿刺点部位皮肤的处理、贴膜的使用不当等。        3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

5、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3  置管时间、置管部位、置管次数:反复、多次侵袭性的有创置管操作,破坏正常的皮肤黏膜屏障。股静脉处置管不容易保持清洁干燥等。置管时间越长,感染机会就越大。     4针对以上因素,如何预防cvc-ri,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4.1  充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是提高患者抵抗力的有效措施。        4.2  在插管、使用导管、护理导管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置管时严格选

6、择穿刺部位,避开有感染或外伤的部位,严格消毒导管口及周围皮肤,在导管使用后要更换新的肝素帽,并妥善包扎固定。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导管末端肝素帽用纱布包裹后固定在皮肤上,防止导管脱出。如果导管固定缝线松脱,需及时再次缝合固定。        4.3  抗生素治疗:导管内发生感染时,应及时作导管内血培养+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管腔内静脉滴注7~14d ;也可选用抗生素与抗凝剂混合封管,达到预防、治疗感染的目的。常用封管液应用肝素盐水,管保章[4]给予纯肝素加头孢拉定封管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抗生素治疗操作简单,既减少

7、了感染机会,又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并减轻患者因感染而拔管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置管的安全性。严重感染时需拔管,必要时另外选择穿刺点重新置管以维持正常治疗。4.5  观察穿刺处皮肤,按时换药,保持穿刺点干燥,避免细菌在周围残留而导致感染        严密观察穿刺处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感染征象,有无脓性分泌物,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病人出汗较多敷料潮湿、未贴牢固发生卷边、脱开等情况、股静脉置管处有无被大小便污染等,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更换敷贴,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减少感染的发生。因深静脉置管感染率股静脉高于颈内静脉及锁骨

8、下静脉,故应特别注意股静脉置管处皮肤的观察,穿刺侧下肢屈曲不得超过90°,换药根据病人情况每周2~3次,发现感染征象须每日换药。在每次更换贴膜、包扎导管等操作前彻底洗手,戴口罩、帽子,严格皮肤消毒,按常规用0.5%碘伏消毒置管口及其周围皮肤6~10 cm,无菌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