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ID:17589841

大小:7.80 MB

页数:95页

时间:2018-09-03

基于BIM技术的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研究_第1页
基于BIM技术的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研究_第2页
基于BIM技术的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研究_第3页
基于BIM技术的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研究_第4页
基于BIM技术的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BIM技术的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密级公开T714分类号TJX'ANITECHNOLOGICAL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基于BIM技术的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研究作者:范学宁指导教师':郑爱武副教授申请学位学科:结构工程2018年5月11日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西安工业大学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学位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使用学位论文工作成果或用学位论文工作成果发表论文时署名单位仍然为西安工业大学。学校有权保留送(提)交的学位论文,并对学位论文进行二次文献加工供其他读者查阅和

2、借阅;学校可以在网络上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秉承学校严谨的学风与优良的科学道德,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学位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不包含本人已申请学位或他人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

3、切相关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基于BIM技术的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研究学科:结构工程研究生签字:指导教师签字:摘要高大空间模板支撑体系对于大型建筑的施工,尤其是异型和超常规建筑可发挥基础的保障作用,然而近年来高支模坍塌事故频发,在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中已占高达40%的比例,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本文针对高支模事故的高发生率,提出了将BIM技术应用于高支模项目施工管理中,通过Revit、Access、Naviswork软件及手机APP将高支模安全隐患数据库、BIM模型及施工现场结合起来,利用BIM技术的可视、模拟、优化等特点,实现了项目施工前期危险事故

4、的预防、施工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识别和隐患部位的实时监控,对于高支模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高支模事故发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系统,主旨思想是通过高支模BIM模型结合安全隐患数据库,使模型与隐患部位进行实时信息对比分析,实现隐患部位的动态管控来预防现场安全事故。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模型与施工现场相结合,对隐患部位进行实时、循环的安全监测。2)通过对近年来高支模所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原因分析,结合建筑安全检查规范,总结影响高支模施工安全的因素并创建高支模安全隐患信息库。通过Revit软件,创建高支模构件族库

5、,并对高支模BIM模型的创建方法和编码规则进行研究,将上文所创建的隐患信息数据库文件链接到高支模BIM模型中,为后续安全管理的实现奠定技术基础。3)从系统的功能分析、组织机构以及工作流程等方面构建了基于BIM技术的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系统,提出将二维码信息技术辅助应用于施工现场隐患部位的信息采集、与模型信息对比处理、移动终端危险信息的推送等具体应用。4)以某基地的高支模施工为例,通过创建该项目的建筑施工模型与高支模BIM模型对其施工进行指导,验证文章提出的管理思路,通过模型与隐患数据库的链接、现场隐患部位的安全检查以及现场施工照片与模型的链接等,从材料对比、力学计算、安

6、全检查、细节指导等方面对高支模施工进行安全管理,验证了应用BIM技术的准确性、适用性和安全性。关键词:高支模;安全隐患;BIM模型;安全管理;事故预防ResearchonSafetyManagementofHighFormworkBasedonBIMDiscipline:StructuralEngineeringStudentSignature:SupervisorSignature:AbstractHighFormworksupportsystemplaysafundamentalroleintheconstructionoflargebuildings,espec

7、iallythespecialshapeandextraordinaryarchitecture.butinrecentyearsthehighformworkcollapseaccidentprone,hasaccountedfortheproportionofupto40%intheconstructionengineeringsafetyaccident,causedhugelossesoflifeandproperty.thispaperputforwardtheapplicationofBIMtechnologytothesafetyma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