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7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7

ID:17592004

大小:5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03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7_第1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7_第2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7_第3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7_第4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7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30分一、语言的运用与积累:(共24分其中Ⅰ卷为客观题,Ⅱ卷为主观题)Ⅰ卷(12分)1、下列加点字中注音和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2分)A、戛然而止(jiá)油光可鉴(照)广袤(mào)深恶痛绝(厌恶)B、载歌载舞(zài)惟妙惟肖(相似)褴褛(lǚ)诲人不倦(教导)C、不无裨益(bèi)无边无垠(界限)畸形(jì)重峦叠嶂(屏障)D、哄堂大笑(hōng)镂空图案(雕刻)摇曳(yè)不可名状(名字)2、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

2、责令限期整改。B、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C、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D、学习遇到疑难时,我们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做到不耻下问。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B、为了防止禽流感疫情不再反弹,市政府要求防疫部门进一步强大管理力度,制定出严密的防范措施。C、庆祝“五一”晚会现场,张灯结彩,好一派姹紫嫣红的景象!D、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4

3、、下面几句话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这微笑有时变成放声大笑,但是,其中蕴含有哲理的忧伤。①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②他使压迫者不安,使被压迫者安心。③以怜悯安抚百姓。④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⑤以嘲笑对付权贵。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⑤③②C、④①②⑤③D、①④②③⑤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  )(2分)A、《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和《竞选州长》的作者马克·吐温都是美国作家。B、《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C、《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的代表作有小说有《狂人日记》、《孔乙己》等。D、在《三

4、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6、下面诗句中托物言志,表明作者坚守节操、至死不渝的一项是(  )(2分)A、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温暖给人类。(艾青《黎明的通知》)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C、念天地云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D、我们都在下面,你在高空飘扬,/风是你的身体,你和太阳同行,/常想飞出物外,却为地面拉紧。(穆旦《旗》)Ⅱ卷(12分)7、古诗文默写:(6分)(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5、《论语》)(2)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文中描写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5)读书时,既需要字斟句酌的精读,又需要像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主张那样“,”。(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希望刘禅“深追先帝遗诏”。遗诏中堪称思想准则的两句话是:“,”。8、甲乙两人有矛盾,一次两人狭路相逢,甲说:“我不会给心胸狭窄的人让路。”乙马上说:“我会。”乙的言外之意是:。(2分)9、某同学由于学

6、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一直不够理想,朋友们认为有必要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请你以朋友的身份,按下面不同要求各写一句话,帮助他提高认识。(2分)(1)婉转式:。(2)批评式:。10、中国广告词有相当一部份是粗制滥造,晔众取宠,有些是刻意煽情;有的危言耸听;有的糟蹋文字。你一定心烦胸闷。欣赏下面美国《广告时代》杂志评出的最具影响力的广告词,你有什么感情?(2分)排在第一位的是麦当劳快餐的广告,“今天你该歇一歇了”。第二名是美国陆军的征兵广告,“你能你就行”。第三名“百事可乐对你口味”。答:                               二、阅读理解:

7、(共51分)(一)阅读[甲][乙]两语段,完成11-14题(共14分)[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①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选自《齐东野语》)注:①血指:伤指②刳(kū)取:割取③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④

8、殒:死亡11、解释句子的加点词:(6分)(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