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江西省赣州市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ID:17598015

大小:52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9-03

江西省赣州市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江西省赣州市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江西省赣州市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江西省赣州市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江西省赣州市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www.ks5u.com江西省赣州市2018年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大量肥料和农药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B.聚乳酸和聚氯乙烯常用一次性快餐盒的材料C.矿物油溅在衣服上可用热纯碱溶液去除D.补血剂硫酸亚铁片与维生素C同时服用效果更佳【答案】D2.三国时期曹植在《七步诗》中这样写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文中“漉”涉及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A.过滤B.分液C.升华D.蒸馏【答案】A【解析】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意思是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所

2、以漉豉以为汁采用了过滤的方法把豆豉和豆汁分开。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为A。3.有机物m、n、P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不存在同分异构体,p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B.m、n、p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m、n、p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D.等质量的m、n、p,完全燃烧耗氧量不相等【答案】C【解析】A.n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根据m、p的不饱和度可形成链状的烯烃或炔烃等多种同分异构体,故A错;B.m是苯,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4-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n含有碳

3、碳三键、p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C.m为苯所有原子共面,n为乙炔所有原子共线、p为苯乙烯,所有原子可能共面,故C正确;D.因为苯和乙炔的最简式相同,所以等质量的苯、乙炔完全燃烧耗氧量相等,故D错;答案:C。点睛:考查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结构的区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苯环不能被氧化。考查原子共面的知识。根据苯环和乙烯所有原子共面,乙炔所有原子共线,烷烃基属于四面体结构进行判断。4.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盛有KNO3和KOH混合液的试管中加入铝粉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4、试纸变为蓝色NO3-被还原为NH3B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Fe(NO3)2 样品中一定含有Fe3+C向浓度均为0.1mol/L 的Na2CO3和Na2S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产生黑色沉淀Ksp(Ag2S) > Ksp(Ag2CO3)D向KI溶液中加入少量苯,然后加入FeCl3 溶液有机层呈橙红色还原性Fe2+>I-A.AB.BC.CD.D【答案】A【解析】A.向KNO3和KOH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并加热,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为蓝色,说明NO3-被还原为NH3,A正确;B.因为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

5、所以將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此实验不能证明Fe(NO3)2样品中一定含有Fe3+,B不正确;C.向浓度均为0.1mol/L的NaCO3和Na2S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产生黑色沉淀,说明Ksp(Ag2S)< Ksp(Ag2CO3),C不正确;D.向KI溶液中加入少量苯,然后加入FeCl3溶液有机层呈橙红色,说明I-还原性强于Fe2+,D不正确。本题选A。-14-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5.空气污染物NO通常用含Ce4+的溶液吸收,生成HNO2、NO3-,再利用电解法将

6、上述吸收液中的HNO2转化为无毒物质,同时生成Ce4+,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由右室进入左室B.Ce4+从电解槽的c 口流出,且可循环使用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2HNO2+6H++6e-=N2↑+4H2OD.若用甲烷燃料电池作为电源,当消耗标准状况下33.6L 甲烷时,理论上可转化2mol HNO2【答案】C【解析】A、根据电解原理,H+由左室向右室移动,故A错误;B、空气污染物NO通常用含Ce4+溶液吸收,生成HNO2、NO3-,N的化合价升高,Ce4+的化合价降低,然后对此溶液进行电解,又产生Ce4+,根据电解原理,应在阳极上产生,即Ce4+从a口流出,可循环

7、使用,故B错误;C、根据电解原理,阴极上得电子,化合价降低,HNO2转化为无毒物质,即转化为N2,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NO2+6H++6e-=N2↑+4H2O,故C正确;D、33.6L甲烷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33.6×8/22.4mol=12mol,理论上可转化HNO2的物质的量为12×2/6mol=4mol,故D错误。6.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E均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单质,C是酸性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