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教案10-5]

[高二物理教案10-5]

ID:17599596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3

[高二物理教案10-5]_第1页
[高二物理教案10-5]_第2页
[高二物理教案10-5]_第3页
[高二物理教案10-5]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二物理教案10-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二物理教案10-5]10.5波的衍射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波的衍射现象。2、知道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3.知道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二、教学重点: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三、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具:水波槽、两块挡板、计算机、投影仪、大屏幕、CAI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大家都熟悉“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物理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原来波遇到狭缝、小孔或较小的障碍物时会产生一种特有得现象,这就是波的衍射。【板书】第五节波的衍射(二)进行新课波在向前传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

2、波线弯曲,偏离原来的直线方向而绕到障碍物的背后继续转播,这种现象就叫做波的衍射。【板书】1、波的衍射: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波的衍射。大家想一想,你见过的哪些现象是波的衍射现象?答:在水塘里,微风激起的水波遇到露出水面的小石头、芦苇的细小的障碍物,会绕过它们继续传播。4下面我们用水波槽和小挡板来做实验,请大家认真观察。【演示】在水波槽里放一个小挡板,让波源发出的圆形波遇到小挡板,将实验现象用投影仪投影在大屏幕上。现象:水波绕过小挡板继续传播。将小挡板换成长挡板,重新做实验。现想:水波不能绕到长挡板的背后传播。这个现象说

3、明发生衍生的条件与障碍物的大小有关。下面通过实验研究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演示】在水波槽里放两快小挡板,当中留一狭缝,观察波源发出的水波通过窄缝后怎样传播。(1)保持水波的波长不变,该变窄缝的宽度(由窄到宽),观察波的传播情况有什么变化。将实验现象用投影仪投影在大屏幕上。观察到的现象:在窄缝的宽度跟波长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水波绕到挡板后面继续传播。(参见课本图10-26甲)在窄缝的宽度比波长大得多的情况下,波在挡板后面的传播就如同光线沿直线传播一样,在挡板后面留下了“阴影区”。(参见课本图10-26乙)(2)保持

4、窄缝的宽度不变,改变水波的波长(由小到大),将实验现象用投影仪投影在大屏幕上。可以看到:在窄缝不变的情况下,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将课本图10-27中的甲、乙、丙一起投影在屏幕上,它们是做衍射实验时拍下的照片。甲中波长是窄缝宽度的3/10,乙中波长是窄缝宽度的5/10,丙中波长是窄缝宽度的7/10。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窄缝宽度跟波长相差不多时,有明显的衍射现象。4窄缝宽度比波长大得多时,衍射现象越不明显。窄缝宽度与波长相比非常大时,水波将直线传播,观察不到衍射现象。【板书】二、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

5、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板书】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三)巩固练习1.光也是一种波,那么光遇到障碍物是否会发生衍射现象?2.为什么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说光沿直线传播,与光是一种波是否矛盾?3.我们站在大柱子后面能听到前面人说话的声音,而太阳光照到大柱子上却在后面形成了影,为什么?(四)课件演示,课堂小结。打开计算机,演示波的衍射教学课件(通过课件演示,形象直观地再现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给学生再次留下清晰直观的印象,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五)作业1、已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

6、/s。现有几种声波:(1)周期为0.05s;(2)频率为104Hz;(3)波长为10m。它们传播时若遇到宽度约为13m的障碍物,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是()A.(1)和(2)B.(2)和(3)C.(1)和(3)D.都可以2、下列哪些现象是波的衍射现象?(1)面对障碍物大喊一声,过一会听见自己的声音。4(1)将一个音叉敲响,人围绕它走一周,将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2)在障碍物的后面可以听到前面的人说话的声音。(3)一人敲一下长钢管的一端,另一人紧贴长钢管的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参考题1、现在水波槽里只有一个振源在水波槽里想得到两个点波源

7、,你有什么办法?2、、日常生活中,一般的障碍物(尺寸为1.7cm~17m)都“挡”不住声音,据此你是否能估算一下一般声音的频率范围?教学建议:此节内容讲解过程要突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帮助学生从中归纳出结论,不要在理论上进行讨论。因此,不要引导学生探究诸如“为什么会发生衍射?”“为什么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小?”等问题。所以,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做好实验,并充分利用课本中提供的图片进行讲解。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