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公民权责、公民参与到参与性公民.doc

由公民权责、公民参与到参与性公民.doc

ID:17601265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3

由公民权责、公民参与到参与性公民.doc_第1页
由公民权责、公民参与到参与性公民.doc_第2页
由公民权责、公民参与到参与性公民.doc_第3页
由公民权责、公民参与到参与性公民.doc_第4页
由公民权责、公民参与到参与性公民.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由公民权责、公民参与到参与性公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由公民权责、公民参与到参与性公民  [摘要]香港回归后,市民的公民身份有所转变却未能适从,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公民权责、公民参与和参与性公民的实际意义,以帮助适切地设计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学生通过服务学习,体会公民权责,才能实践参与性公民的价值。  [关键词]公民教育;公民参与;公民勇气    香港回归后,社会各界对日后如何推行公民教育尤为关注,一则是身份认同问题,香港市民习惯了过往殖民地去国家化的子民教育,对作为今天的中国公民的权责(citizenship),产生疑虑;二则对公民权责的理解不清,也不知晓如何履行公民权责。本文尝试解释公民与公民权责的关系,并指出市民若要履行公民权责,他们必

2、须具有“公民参与”(civicparticipation)的公民态度与价值观,这样才能达致“参与性公民”(participatorycitizenship)的行动目标情操。要培养“公民参与”的价值取向,那么整个社会能否提供达致“参与性公民”的行动目标的教育机会,尤为重要。这时,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践,负有举足轻重的责任。    一、公民与公民权责    要了解何谓公民权责,就应从公民的定义开始。公民权利与义务,乃基于其个人与国家的一种法律关系。公民是一个国家的成员,并享有国家赋予的全部权利和特权;香港回归中国,当然所有香港公民也是中国公民,但其中也可能受居住地理条件及殖民地熏陶所影响

3、,故香港众多的调查都发现,有一半的青年还不承认自己是中国公民。  保图摩尔(T.Bottomore)指出国家给予公民身份与角色,以方便其行使社会群体中的权利,故公民是社会人,也是政治人。国家在法律上给予公民的地位及界定其资格是“形式的公民权责”(formalcitizenship)[1];公民因为这种身份的认同而履行其角色内的权利与义务,这便是“实在的公民权责”(substantivecitizenship),而我们身处的社会既同时具有形式和实在的公民权责。所谓公民权责,英国学者马歇尔(T,H.Marshall)认为应包括三个范畴:集体民权,包括人身自由、集会结社自由、言论自由、思想及信仰

4、自由,私有财产权和公平审讯权;政治权利,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权;社会权利,公民有权分享文化传统与生活的权利,包括社会福利和保障。[2]事实上,这三个范畴的公民权责,在宪法上均为世界各国所认同,但在日常政治运作中,若干国家执行略有偏差。其实,马歇尔所提出的公民权责只触及公民权利部分,未有说明公民义务的情况。赞劳域思(M.Janowitz)认为现代公民应履行以下的义务:服兵役;缴交税款;接受义务教育;参与促进社会福祉的活动;参与选举。以上的公民权责,乃建基于完全平等与自由原则上的社会成员资格,且给予公民一个身份与角色行为规范。[3]5  另一方面,除了个人与国家的公民权责关系外,世界已因科技的联

5、系及国与国互相交流的效果,形成一种在公民涵义内的共同价值观;李荣安及古人伏指出近年西欧国家提出了“超国家公民”(supranationalcitizenship)及“全球公民”(globalcitizenship)的概念,强调民族融和及尊重不同价值与文化为公民教育的主要目标;[4]英国乐施会综合了不同学者对“全球公民”的涵义,认为“全球公民”是一个能明了全球运作状况,且尊重多元及愿意改变社会不公的责任承担的人,它的权责包括:  明白自己作为世界一份子的权利与责任  尊重和珍惜多元化  了解全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及环境的运作  对社会不公感到愤慨  在不同层面参与及贡献社会  为自

6、己的行动负责[4]  这样,公民权责便包括了国家社会,以至全球关联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其共通点都朝向国家文化的了解、关心本国及全球的人权及民主参与的发展、讲求人与人及国与国之间的互相尊重与合作、以公平和公义的原则行使自由的权利等。    二、以“公民参与”履行公民权责和培育公民勇气    当我们弄清楚以上的公民权责的内涵后,接着值得探讨的是如何能驱使公民由了解以至主动在社会中履行他们的公民权利与责任呢?这便牵涉到如何推行公民教育的问题。公民教育的推行,当然要借着社教化的媒介组织发挥其对组织成员的影响力,包括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它们各自有其社会的角色,让其成员认识公民权责及培养“公民参与

7、”的公民态度和价值观。  戴维逊(C.Dividson)指出全球化下的公民发展,除了选举投票的消极公民(passivecitizenship)的行为外,每一个社会应准许市民参与影响他们日常生活的公共事务,政府也须要开放及下放公共政策权力到个人生活的层次,让市民有机会实践积极公民(activecitizenship)的“公民参与”态度及体验“参与性民主”(participatorydemocracy)的制度。[5]这种公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