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ID:17607775

大小:8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03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1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2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3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4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3、初步体会诗歌描绘的美妙意境,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课前预习]1、实践准备、行知合一:a、课前去大自然中游览,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b、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些照片、图画以及生活经历,说说自己在自然中的发现、体验,结合文中描写谈谈自己贴近自然的感受。2、自学导航、方法链接:a、朗读诗歌,练习把诗歌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

2、遍。b、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注意易错的字音字形,及时做上标记。c、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d、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读自悟,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e、领悟作者对自然的赞美、热爱之情,揣摩诗歌的写作方法。3、阅读闯关、自我检测A、听写词语:自我评价:(五☆为最高等级)订正:B、字音辨析。翠竹()沃野()浩瀚()胸襟()明媚()C、理解词语。(方法小贴士:联系上下文理解)温馨:明媚:饱览:浩瀚:胸襟:沃野:[预习反馈]1、小组内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正音,组员互评。(等第:)2、互评预习闯关自测部分,评定等第。(等第:)3、每组派同学上黑板板书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并讲解。[

3、合作探究]1、初读诗歌,讨论交流:这首现代诗可分为三个部分,概括各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2、、为什么诗歌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怎样才能打开大自然这个“绿色的课本”?3、诗歌中的“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为我们带来了哪些知识和乐趣?4、本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10[当堂检测]1、字形辨析。拔()敞()锦()撒()拨()蔽()绵()散()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片片云锦对()  明媚的早晨对()         挺拔的翠竹对()    果园的丰收对 ()[预习作业]1、记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2、练笔:摘抄诗歌中的拟人句,尝试写几句

4、。3、思考:课后作业第4题。作业评价:(业面:业绩:《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指导背诵课文。2、从本文中学习诗歌的写作特点,学会运用学到的诗歌写作方法来阅读其他诗歌。3、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预习反馈]1、每组派代表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提示:注意读出感情)2、试背课文。3、思考课文为什么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为题?其中“打开”是什么意思?“大自然”与“课本”有什么相似之处?组内讨论。[合作探究](一)仔细阅读课文2、3小节,讨论交流:(1)细读第2节想

5、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动人的画面,它们是翠竹的(),松柏的(),()的丰收,()的耕耘。(2)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的语气来读。在重读的词语上做标记。(3)细读第3节,它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这样写让人感受到“鸣禽”、“野花”的()的特点和对少年朋友的()。(4)抓住事物特点仿写:A、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小草的()梅花的()B、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森林的()河流的()(5)、“洋溢”的意思是(       ),请用“洋溢”写一句话: (二)仔细阅读课文4、5小节,讨论交流:(1)细读第4、5节。祖国的山水、天地有什么特点?联系生活实践体会“青山”、

6、“绿水”、“天空”、“大地”的美好神奇。用学过的成语诗歌来赞美一下:10(2)、从青山、绿水所说的话中你一定感受到了自然发出的召唤,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3)、发挥想象,自然中还有哪些景物向我们发出召唤? [当堂检测]1、本文上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诗人()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号召我们少年儿童()。2、课文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是因为()。3、课文第四自然段采用了()、()修辞手法,使诗的语言(),诗的开头和结尾的特点是(),其中的妙处是()。4、祖国()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去吧,去呼吸山水间(),去吧,去打开大自然()

7、。这段话即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让人们感受到()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知识积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歌[我的收获]佳句集锦:[课后作业]1、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2、仿写诗句,例: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小鸟说):(飞翔吧),(飞向),()!(沃野说):(吧),(),()!3、学完这课,你想到了那些名言?A:B:C:作业评价:(业面:业绩:《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