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言语理解】2011行测言语理解解题技巧

【第二期-言语理解】2011行测言语理解解题技巧

ID:17613980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3

【第二期-言语理解】2011行测言语理解解题技巧_第1页
【第二期-言语理解】2011行测言语理解解题技巧_第2页
【第二期-言语理解】2011行测言语理解解题技巧_第3页
【第二期-言语理解】2011行测言语理解解题技巧_第4页
【第二期-言语理解】2011行测言语理解解题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期-言语理解】2011行测言语理解解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真研究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不难发现试题中蕴藏着不变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是考场上事半功倍解题的关键。钱老师以历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真题为例,对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命题规律进行探寻,总结了相关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一、选项:命题角度的剖析  【例1】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科技管理制度可以不同,可以创新,但有一项制度特别重要并具有普适性:那就是创新主体的泛化,或曰创新战略的全民化或人民性。换言之,让每个人都有求变创新之心。让每一个发明不论大小都有展示的机会,应当是构建自主创新大制度、大环境的基本出发点。 

2、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2009年湖北、天津、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43]  A.科技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B.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作支撑  C.创新需要制度支持  D.科技管理制度应保证创新的全民性  【答案】D。原文中“但”后面的为重点:但有一项制度特别重要并具有普适性:那就是创新主体的泛化。这一句是文段的中心句。因此可以看出文段强调的是“全民性”在科技管理制度中的重要性。  【错误选项分析】  A项是对文段最前面语句的总结,命题点是将次要的内容变为主要内容;  B项命题点在于扩大了话题

3、,文段强调的是“创新主体”,但B项换为“创新”;  C项命题点与B项思路相似。  【例2】目前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比较薄弱,个人的隐私主要是通过个人名誉权来保护的。而且,个人名誉权受到侵害的,要造成侵害后果的才予以追究。对于绝大多数受“骚扰”的人来说,受侵害的后果并不是很明显,也很难追究。通过这段话,作者想表达的是()。[2008年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B卷-20]  A.我国有关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法律有待完善  B.我国个人受侵害的后果并不明显  C.我国现行法律保护个人的名誉权  

4、D.我国的个人隐私主要是通过个人名誉权来保护的  【答案】A。由“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比较薄弱”“很难追究”可以知道作者想表达的是我国有关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法律有待完善。  【错误选项分析】  B项的命题点在于浅化作者用意;  C项的命题点在于用宏观的说法代替微观的分析;  D项用事实的陈述来代替作者的看法。  【例3】青藏高原的原始生态环境在全球占有特殊的地位,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则不可逆转,有的植物被恢复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高寒、干旱、原始和极其脆弱是这一区域生态环境的显著特征。以下

5、选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是()。[2008年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B卷-23]  A.青藏高原的植物十分脆弱,遭到破坏则不可逆转  B.高寒、干旱使得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C.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是最古老、最原始的  D.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虽然原始,但抗破坏能力很弱  【答案】D。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脆弱,而不是说植物的脆弱,A不正确;B项的说法偷换了逻辑;文中体现不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古老、原始之“最”,C不正确。所以选择D选项。  【错误选项分析】  A项命题点在于偷换概念,将文段中的“生

6、态环境”偷换成了“植物”;  B项的命题点在于偷换逻辑,“高寒、干旱”是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特征”而非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C项的命题人在“古老”、“原始”前面加了表示程度的副词“最”,加入了自己的联想。【例4】物质文化、技术文化的传播,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的和技术的领域,他们还可能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甚至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因为这些物质产品和技术发明,还体现了创造者、发明者的精神理念、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他们作为某一文化共同体成员所接受的文化传统的濡染和教育,而物质文化

7、和技术文化的输出,间接地传达了这种特质产品所包含的精神内容和文化内涵,因而也就使其成为文化整体的代表而传播并发生影响。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2009年湖北、天津、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31]  A.物质产品的文化内涵来自于文化传统  B.物质文化与技术文化也能影响人们的精神文化  C.不同文化中共有的文化传统促进了物质文化的传播  D.物质文化与技术文化是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发展  【答案】B。本题属于概括主旨题,文段第一句为主旨句,后一句是在解释物质文化、技术文化对人们精神文化产生影

8、响的原因,故B项是对主旨最好的概括。  【错误选项分析】  A项属于文段的部分内容,命题人将部分当做整体的主旨;  C项中,命题人设置了一个与文段内容有关但是表述本身错误的选项;  D项命题人偷换了概念,将“传播”偷换成“发展”。  二、技巧:命题规律的破解  1、选项本身正确,但和文段相对应,则不是将微观的分析偷换成了宏观的论说,就是将作者的话题进行偷换:扩大或者缩小话题。紧紧抓住文段的中心“关键词”,就可以避免掉入“陷阱”。  2、选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