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驱风机的低电压穿越技术

直驱风机的低电压穿越技术

ID:17621319

大小:1.02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3

直驱风机的低电压穿越技术_第1页
直驱风机的低电压穿越技术_第2页
直驱风机的低电压穿越技术_第3页
直驱风机的低电压穿越技术_第4页
直驱风机的低电压穿越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直驱风机的低电压穿越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1研究内容(1)基于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背靠背全功率变流器直驱风电系统的数学建模,包括永磁同步发电机、全功率变流器、为应对电网故障采取的直流侧卸荷电路以及故障前后变桨控制策略,故障前后,风电系统控制策略软件算法实现,采用Matlab仿真工具的S函数编写故障前后的控制算法,便于DSP程序移植,为电机优化控制策略、变流器四象限运行、低电压穿越和对电网进行动态无功补偿等技术提供支持和依据。(2)电网电压的快速、准确检测是提高风电机组低电压运行特性的先决条件,风电场出力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决定了电网电压瞬间跌落通常伴有不对称和相位跳变;需要提出一种能够提高基波电压正序分量的检测精度,缩短响应时间,同时能提

2、供网侧变流器运行在STATCOM模式所需的电压补偿指令信号和为变桨执行机构提供故障信号。(3)电网故障前后,变桨控制策略的研究。在电网电压正常时,执行风电机组“通用”的变桨控制策略;一旦接收到检测环节提供的故障信号,通过执行故障下的变桨策略,最大限度地调节桨距角,来快速减少吸收的风能,提高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4)永磁同步发电机的优化控制策略,无齿轮箱直驱风电机组通常工作在低速条件下,电机参数测量不准确或参数随工作条件不同而产生的变化,为使控制策略对电机参数波动和外部干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同时提高动态响应能力,采用自适应控制对电流控制策略进行改进。(5)为实现低电压穿越功能,在背靠背变流器直

3、流侧增加由DC-DC双向变换器和超级电容器构成的Crowbar电路,可以与直流侧电容进行双向能量交换。正常运行时,调节超级电容器的充放电,使直流侧电压更加稳定;故障情况下,超级电容器可快速吸收直流侧的“故障”电流,维持直流侧电压稳定,并可为网侧变流器运行在STATCOM模式提供更好的“支撑”。(6)研究电网故障条件下直流侧Crowbar电路与电网侧变流器协调工作的控制策略,当电网侧变流器能够保证直流侧电压稳定时,不投入Crowbar电路;否则由Crowbar电路来保持直流侧电压稳定。通过直流侧Crowbar电路,使电网故障对风电机组和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运行基本不产生影响,当电网故障消除后,系统能

4、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并为直驱风电系统的动态无功支持功能提供条件。(1)电网侧变流器在电网故障前后分别运行于单位功率因数模式和STATCOM模式。故障时,依据检测环节提供的电压幅值和相位,通过具体的STATCOM控制策略和直流侧超级电容器控制策略,最大限度地为电网提供无功支持,提高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3.1研究方案(1)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图3背靠背全功率变流器整体结构图图4背靠背全功率变流器整体控制结构图采用图3所示的背靠背全功率变流器永磁同步发电机并网风电系统。全功率变流器由电机侧PWM变流器和电网侧PWM变流器构成,电机侧PWM变流器实现对PMSG的控制,实现有功无功的解耦控制和转速调节;

5、电网侧PWM变流器实现输出并网,输出有功无功的解耦控制和直流侧电压控制;直流侧卸荷电路用于在电网故障条件下保持直流侧电压稳定,由超级电容器和双向DC-DC变换电路构成。图4为背靠背全功率变流器整体控制结构图,采用双DSP分别对电机侧变流器和电网侧变流器进行控制,并在两个DSP之间进行通讯以协调两个变流器之间的工作。(2)电网电压检测当电网发生跌落等故障的时候,通过电网电压检测系统,实时准确的检测出电网电压的各项特征量,获取电压故障信号,以便机组能够迅速有效的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持,稳定电网电压,实现低电压穿越能力。(a)二阶广义积分正交信号发生器(QSG)(b)电网电压检测电路图5电网电压检测

6、系统原理图图5是电网电压检测系统原理图,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模块:正交信号发生部分、正序分量计算部分和锁相部分;该系统输入为电网电压,输出为实时的相位角,正序电压分量和故障信号,其中电压相位角用于坐标变换、计算dq轴分量,正序电压作为补偿电压发送给STATCOM系统;依据所测电压判断的故障信号,调节变桨系统的故障控制器。在实际中,使用电网电压跌落发生器,产生各种故障波形,作为电压检测系统的输入,三个基本模块可以通过Matlab软件S函数仿真实现,并用DSP统一编程来模拟该系统,通过实验检测系统输出值,验证系统的可行性与可靠性。(3)故障情况下变桨控制策略在电网故障情况下,为使机组具备更优良的适应低

7、电压穿越能力,采用了图6所示的变桨控制策略结构。最大功率模块和零功率模块分别对应最大功率输出和零功率输出所对应的桨距角。故障控制器依据故障信号,将给定进行切换。通常情况下,桨距角由PI来控制(位置1);当电网发生故障时,故障控制器依据故障信号,通过零功率模块控制使得桨距角以最快的速度增加至目标值(位置3)。故障结束后,故障控制器依据最佳功率模块控制桨距角以最大速度调整至最佳值(位置2)。当桨距角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