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创新思维讲义:第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ⅲ) word版含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创新思维讲义:第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ⅲ) word版含解析

ID:17623928

大小:77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04

高中生物必修创新思维讲义:第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ⅲ)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创新思维讲义:第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ⅲ)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创新思维讲义:第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ⅲ)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创新思维讲义:第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ⅲ)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创新思维讲义:第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ⅲ)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创新思维讲义:第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ⅲ)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 1.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重、难点) 2.知道受精作用的过程。3.说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意义。(重点))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阅读教材P23~24)1.a与b即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a与c、d即非同源染色体表现为自由组合。2.c与d这对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四分体中的①与②,即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容易发生交叉互换。二、受精作用(阅读教材P24~P25)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2.过程精子入卵: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反应:细胞膜发生复

2、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卵融合: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点拨 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细胞核的融合。4.后代多样性的原因(1)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2)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5.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1)子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2)对于维持每种生物(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

3、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1.思考为什么不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一般不能相互识别并结合为受精卵?提示:精子、卵细胞的细胞膜上含有与细胞识别有关的重要物质——糖蛋白,只有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才能相互识别并结合为受精卵。2.判断(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先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再进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同时进行的。(2)配子的多样性只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关。(×)分析:从减数分裂过程的角度看,配子的多样性主要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关,四分体中非姐

4、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也是原因之一。(3)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与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分析: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结合,才能使形成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量正好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水平,精卵结合具有严格的防止一个卵细胞和多个精子结合的机制。(4)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细胞的融合。(×)分析: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细胞核的融合。(5)(2016·泰安高一检测)受精卵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主题一 配子中染色体的组合方式及种类结合下图探究以下问题。1.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形成的配子(1)若是一个精原细胞,则形成2种精子

5、。(2)若是一个卵原细胞,则形成1种卵细胞。2.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形成的配子(1)若是1个精原细胞,则形成2种精子;若是足够多的精原细胞,则形成4种精子。(2)若是1个卵原细胞,则形成1种卵细胞;若有足够多的卵原细胞,则形成4种卵细胞。3.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形成的配子精(卵)原细胞个数配子个数配子种类1个精原细胞42种(多种情况)1个卵原细胞11种(多种情况)1个雄性个体2n种1个雌性个体2n种判断配子种类数的两点提醒(1)分清是一个生物还是一个细胞。当强调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数为1个时,则要按以下实际情况来考

6、虑:精子为4个、两种类型,卵细胞为1个、1种类型。当强调为一个生物,有足够多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时,则根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判断。(2)是否发生交叉互换。交叉互换会增加配子的种类,如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产生配子种类会大于2n种。1.如图表示染色体组成为AaCcDd的生物产生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组合,分析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B.⑤⑧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C.上述精细胞至少来自8个次级精母细胞D.①⑦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2.如图表示某动物的精原细胞,该细胞在

7、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则由该细胞形成的精子染色体的类型可能是下列的(  )解析:选B。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如果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则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会产生四个染色体各不相同的精子,选项C中的四个精子染色体没有发生互换;选项A、D中互换的染色体找不到互换部分的来源。根据染色体组成判断配子来源的方法(1)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完全相同,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简记为“同为同一‘次’”。(2)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恰好“互补”,则它们可能

8、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简记为“补为同一‘初’”。(3)若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有的相同,有的互补,只能判定可能来自同一个生物不同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简记为“同、补同一‘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