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经济法毕业论文 经济犯罪的初步研究

法学经济法毕业论文 经济犯罪的初步研究

ID:1762440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3

法学经济法毕业论文 经济犯罪的初步研究_第1页
法学经济法毕业论文 经济犯罪的初步研究_第2页
法学经济法毕业论文 经济犯罪的初步研究_第3页
法学经济法毕业论文 经济犯罪的初步研究_第4页
法学经济法毕业论文 经济犯罪的初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学经济法毕业论文 经济犯罪的初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法学经济法论文题目:经济犯罪的初步研究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罪工作很重要,要从政治上而不只是经济上,看到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意义。”关键词:经济犯罪非法利益管理法规一、经济犯罪概念及特征现代意义上的经济犯罪,一般指自然人或法人为了牟取非法利益,在商品生产、分配、流通及其管理过程中,违反经济管理法规,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应受国家刑法惩罚的行为。这种犯罪具有以下特征:1、贪利性。大多数经济犯罪都具有非法牟取经济利益的目的,犯罪人为

2、了一已之利,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侵吞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财产,损害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同时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2、法定性:经济犯罪是法定犯罪,即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由法律规定的,这一点有别于一般的自然犯罪,如杀人、强奸、抢劫、盗窍等传统犯罪,具有明显的反社会性,人们凭借社会常识和伦理道德规范就可轻易地加以判定,法律之所以将其宣布为犯罪,是因为古往今来人们都认为其是犯罪。3、双重违法性。经济犯罪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犯罪,它即违反国家有关经济管理的法律,又触犯刑律;即侵害国家,集体和公民的经济利益,又危

3、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传统犯罪之触犯刑律。4、复杂性。经济犯罪由于发生在市场经济运行领域,因而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犯罪,其犯罪结构十分复杂,市场经济运行领域是一个极其宠大的动态领域,其中围绕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形成的纷繁复杂的经济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几乎囊括了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部门,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证券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及科技市场等各种专业市场的建立,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变的更加多样化。在这样一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形形色色的经济犯罪大量滋生,蔓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点。5、智能

4、性。经济犯罪的行为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很多人甚至具有丰富的经济、财税、贸易、会计或者法律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长期从事经济活动的经验,在犯罪手段上,一般不直接使用暴力、不明火执仗,不具有攻击性,犯罪人往往以其专业知识或利用其职务便利,深思熟虑、精心策划,通过钻法律空子达成牟取非法经济利益之目的,因而经济犯罪在西方称为“白领犯罪”。6、隐蔽性。经济犯罪并不像传统犯罪那样赤裸裸的违反社会公德,和人们所熟知的行为规则,其行为人往往又是经济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使用的犯罪手段具有经济活动的性质,因而其犯罪不容易还谒

5、渖缁嵛:π砸膊灰妆蝗嗣撬鲜丁?BR二、经济犯罪的现状当前,经济犯罪在质和量上都在迅速上升,其现实和潜在的社会危害性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我省仅1997年到1999年上半年,公安机关立案侦察的经济犯罪案件,就达551起,涉案金额达7亿多元人民币。从近几年公安机关侦破的一批经济犯罪大要案件的情况来看,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1、金融诈骗案造成损失巨大,过去,金融诈骗案件发案极少,偶有发生,损失金额也不大,九十年代以来,金额诈骗案件大幅升,动辄损失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案件也屡见不鲜,损失令人触目惊心。199

6、7年甘肃省公安厅侦破的甘肃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特大金融诈骗案,追回赃款800万元。2、合同诈骗案危害严重,这类经济犯罪活动往往涉案金额大,有的还诱发劫持人质,故意杀人等恶性案件,甚至引发工厂倒闭,群众上访,请愿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严重影响社会稳定。3、骗税犯罪案涉税金额越来越大,危害税收征管的犯罪案件,近处来不断增多,涉税金额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骗税的重特大案件不断发生。4、骗汇犯罪案致国家外汇流失严重,近处来,一些境内外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利用假合同、假提单、假投资单等手段大量骗购外汇,向境外转

7、移资金,仅1998年8月至12月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的打击骗汇专项斗争,就使国家避免了100多亿美元的外汇流失,为保持国家外汇储备规模和人民币汇率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5、制造假币案在局部地区有蔓延之势,假币流入货币流通领域,甚至在局部地区形成了蔓延之势,不仅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主义金融秩序,也造成了人民群众的恐惧。三、经济犯罪的原因新形式下经济犯罪案件高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即有物质方面的原因,也有精神方面的原因。1、物质占有欲的膨胀和生活享乐的浓化,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城

8、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大超过了过去的增长速度,消费结构向着一个多样化和高层次的趋势发展,受这种趋势的影响,一些人的物质占有欲恶性膨胀,滋生了奢移浪费,挥霍无度的不健康消费思想,有些人甚至是个别高级领导干部崇尚追“新潮”,养“二奶”,购豪宅,买名车的生活方式,追求一种腐朽糜烂的生活享乐观,利欲熏心,走上经济犯罪的道路。2、相对贫困和心理上主观贫困问题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适当拉开,有些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