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ppt课件

儿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ppt课件

ID:17627345

大小:3.05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8-09-04

儿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ppt课件_第1页
儿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ppt课件_第2页
儿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ppt课件_第3页
儿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ppt课件_第4页
儿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1儿科临床工作特点宁医十男,不医一妇宁医十妇,不医一儿爱心,细心,耐心2吸收口服给药胃酸分泌2~3岁达成人水平。碱性物质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吸收增加且较快;酸性物质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及维生素B2分解增加,生物利用度降低。胆汁分泌较少,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较差。胃排空速率6~8月才會达成人水平,延缓部分药物到达最高血中浓度之時間(如地高辛、磺胺药物、苯巴比妥)或降低峰浓度。3胃肠道外给药皮下脂肪少,肌肉未充分发育,疾病时末梢循环欠佳,皮下注射给药吸收不良。皮肤角质层薄,药物、毒物易

2、经皮肤吸收。如长期涂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穿戴用樟脑丸保存的衣物、有机磷农药灭虱、灭虫时也可被皮肤吸收4分布体液组成早产儿80%;足月儿75%,3个月儿60%;成人55%体液含量大,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增大,峰浓度降低,消除减慢,作用时间延长。地高辛、消炎痛、苯巴比妥、氨茶碱、万古霉素等需要较高的初始剂量。脂肪含量少,使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降低,血浆中药物浓度升高,这是新生儿易致药物中毒的原因之一,如安定。5血浆蛋白低蛋白结合率较成人为低:①浓度低;②亲和力低;③血pH较低;④血浆中存在竞争抑制物,如胆红素、游离脂

3、肪酸等。即使某些药物有效血药浓度与成人相同,也较易引起中毒,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更是如此,如阿司匹林、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药物与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可使游离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发核黄疸,如苯妥英钠、头孢曲松等。6血脑屏障发育未全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使多种药物如镇静催眠药、吗啡等镇痛药、全身麻醉药、四环素类抗生素等易穿过血脑屏障,作用增强。7代谢有些酶发育不成熟,有些活性超过成人肝微粒体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发育不足。地西泮、利多卡因、氨茶碱等,或氯霉素、吲哚美辛、水杨酸盐等,在新生儿体内代谢率均低,

4、半衰期延长,若不调整剂量,可造成药物蓄积中毒。苯巴比妥、苯妥英钠、酮替芬等则需要较大量8排泄新生儿肾功能发育不全,消除药物能力较差,尿pH较低,弱酸性药物排泄尤慢。因此,经肾小球滤过排泄的药物如地高辛、庆大霉素等,和经肾小管分泌的药物如青毒素等,在新生儿半衰期明显延长。小儿肾功能发育迅速,1年后甚至超过成人,这是某些药物的小儿用量相对较大的一个原因。9药效学特点10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敏感性增高智力发育障碍11水盐代谢新生儿及婴幼儿对泻药和利尿药特别敏感,易致失水。小儿钙盐代谢旺盛,易受药物影响。如苯妥英钠可影

5、响钙盐吸收,皮质激素除可影响钙盐吸收、沉积、加快骨骼融合,抑制小儿骨骼生长。四环素能与钙盐形成络合物,使牙齿黄染。12遗传性疾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蚕豆病)对如磺胺药、抗疟药、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对乙酰氨基酚及砜类抗麻风药等可出现溶血反应。其他酶缺乏如乙酰化酶缺乏者异烟肼灭活缓慢;对位羟化酶不足者苯妥英钠灭活减慢。13内分泌及营养影响内分泌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对抗生长激素,抑制儿童骨成长及蛋白质合成;应用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制剂可影响性征发育,如人参、蜂皇浆等中药均可兴奋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出现性

6、早熟;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及保泰松等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造成生长发育障碍。影响营养物质食欲吸收利用14免疫反应微生物感染有促进各种抗体产生常用抗生素杀灭病原体不利于自身抗体的产生,削弱了婴幼儿的抗感染能力,且多种抗生素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变态反应首次用药不致发生,因此新生儿注射青霉素前不需作过敏皮试。在幼儿及儿童易发生过敏反应,且反应较严重,应引起重视。15其他方面灰婴综合征新生儿应用氯霉素剂量大于100mg/kg/d时易发生牙色素沉着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可沉积于骨组织和牙齿,引起永久性色素沉着

7、。四环素还可抑制骨的生长发育。故妊娠4个月后、哺乳期母亲、8岁以下的儿童除局部应用于眼科外都应禁用四环素。16小儿药物的合理使用17小儿药物的使用原则有效性方便性安全性经济性18小儿药物计算方法体重6个月前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7~12个月体重(kg)=6+月龄×0.25;2~12岁体重(kg)=年龄×2+8;成人剂量*体重/50年龄体表面积m2=0.035×体重(kg)+0.1(m2)<30kgm2=0.02×(体重-30)+1.05(m2)>30kg19抗菌药物20分类广谱抗菌素和窄谱抗

8、菌素抗生素、化学合成的抗菌药和中草药抗菌药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影响核酸:利福平、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影响蛋白质:四环素类、氯霉素、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抑制细胞壁:青霉素、头孢类、磷霉素、环丝氨酸、夫西地酸钠改变细胞通透性: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半合成青霉素、大部分头孢菌素21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类、不典型β-内酰胺环类属于繁殖期杀菌剂,避免与抑菌剂联用对人,特别是儿童和孕妇安全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