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100例疗效观察.doc

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100例疗效观察.doc

ID:17632314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4

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100例疗效观察.doc_第1页
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100例疗效观察.doc_第2页
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100例疗效观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100例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100例疗效观察小儿再发性腹痛(RAP)是一种症状突出、体征模糊、病因隐匿的腹部综合征,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因其反复发作,长期持续,常规治疗得不到理想疗效,使家长和患儿精神紧张及焦虑,并影响了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2001年10月至2006年10月,作者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100例,疗效较为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其中男39例,女61例(男女之比1:1.6),发病年龄3~15岁(3~5岁18例,6~10岁48例,11~15岁34例),平均9.8岁;病程3个月~3年;喜食冷品、饮料类59例(59%)。均

2、符合文献诊断标准[1]:(1)腹痛病程超过3个月;(2)疼痛为非特异性间断发作,很少表现为绞痛;(3)疼痛部位多在脐周、上腹或无固定范围,腹部查体可有脐周压痛或无异常发现;(4)可伴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1.2临床特征100例患儿均表现为发作性腹痛,多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持续数分钟至2小时不等,多数能自行缓解或在热敷或按摩后缓解;疼痛可每周或每月发作数次,以晨起多见,常于空腹或进餐时为甚;疼痛以脐周为主,少数为胃脘疼痛,其中伴有呕吐26例;面色苍白、出汗9例,腹泻18例,腹胀9例,便秘21例。舌质淡红或暗,苔簿或腻,脉弦或弦细,中医辨证属肝气犯胃者18例,脾胃不和

3、34例,脾虚气滞48例。所有病例在发作间歇期均表现正常。1.3辅助检查10例行纤维胃镜检查,3例示慢性浅表性胃炎,2例示十二指肠炎,1例示十二指肠溃疡。22例行胃电图检查,4例示浅表性胃炎,1例示胃溃疡。12例行脑电图检查均未提示异常。56例行B超检查亦未提示异常。18例腹泻者大便检查无异常。1.4治疗方法3以四逆散为主方加味:柴胡、白芍、丹参、白术、茯苓、米仁各6~8g(5岁以下6g,5岁以上8g)、神曲1块、枳壳4g、甘草3g、痛剧者加元胡6~8g,胃纳不振者加谷麦芽各6~8g,呕吐者加姜半夏6g,腹泻者加山查炭6~8g、煨木香3~4g,便秘者加制大黄5~6g。

4、每日一剂,水煎二汁,分二次服。15d为1个疗程。本组病例服药时间最短15d,最长30d,平均18d。同时对喜食冷品者,尽量不吃或少吃冷品,对便秘者给予调整饮食结构。1.5疗效标准显效:服药3d腹痛及其它消化道症状消失,10d后未再发作,之后无反复。有效:服药3d腹痛及其它消化道症状减轻,一周后腹痛次数减少,其它消化道症状消失,半月后腹痛消失,之后偶有腹痛发作。无效:服药后腹痛次数减少,但仍有反复发作。2结果显效77例(77%),有效19例(19%),无效4例(4%),总有效率96%。在无效病例中,十二指肠溃疡1例,胃溃疡1例,十二指肠炎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例。3讨

5、论小儿再发性腹痛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占小儿腹痛的50%左右,最早由Apley和Naish提出,可在学龄前出现,好发年龄为10~12岁,好发率为10%~19.2%,女孩多于男孩[2]。再发性腹痛按病因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器质性再发性腹痛,可由多种器质性疾病引起,临床上多见于上消化道炎症及消化性溃疡等,而功能性再发性腹痛则由心理因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内脏感觉高敏感、胃肠动力功能失调等多种因素所致。在本组病例中,功能性再发性腹痛占89%,多为精神因素、便秘及食物诱发等;器质性再发性腹痛占11%,其中上消化道炎9例,消化性溃疡2例。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簿

6、弱,经脉未盛,易为内、外邪所干扰。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依靠脾胃不断吸收饮食营养而资之以为主。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的需求相对较成人更为迫切。然而,小儿脾常不足,脾胃的运化功能尚未健全,这就形成营养需求大而相对谷气不足的内在矛盾,加之小儿饮食不知自节,易造成脾胃功能紊乱而引起腹痛。四逆散为《伤寒论》方剂,有透邪解郁、疏肝理气之功效,主治阳郁厥逆证和肝脾不和证。该方用于小儿再发性腹痛,取其柴胡疏肝理气、和胃调脾,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枳壳理气破结,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并奏升清降浊之效;与白芍相配,理气和血,使气血调和;甘草缓急和中,与

7、白芍同用,可缓急止痛,又能调和诸药;加白术、茯苓、米仁、神曲,健脾益气,消食助运。本组病例病程均较长,久病入络,易气滞血淤,故予丹参活血行气,以增强它药之功效。痛剧者加元胡以增强理气止痛之功,胃纳不振者加谷麦芽健胃消食助运,腹泻者加山查炭、煨木香实肠止泻,便秘者加制大黄泻下通便,诸药合用,疏肝理气,健脾助运,缓急止痛,无论是肝气犯胃、脾胃不和或脾虚气滞型均收满意疗效。【参考文献】1王茂贵.小儿再发性腹痛的诊断思维程序.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3):154.32董梅.要重视小儿再发性腹痛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3):13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