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四、五单元教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四、五单元教案

ID:17647881

大小:383.00 KB

页数:69页

时间:2018-09-04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四、五单元教案_第1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四、五单元教案_第2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四、五单元教案_第3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四、五单元教案_第4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四、五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四、五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2.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品味精炼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3.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和文章的主旨,学会关注社会、追求理想。【教学重点】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

2、手法。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鉴赏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一位哲学家说过:“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我国有许多的诗人、作家都喜欢借这些风景来表达自己的感情,那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古今中外的借景抒情的名句或名诗、名篇吗?今天我们将要共同学习的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让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美丽的自然风景?借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二、作者简介朱自清

3、,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年11月22日),逝于1948年8月12日,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69他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1948年,朱自清因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参加了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的运动,本已身患

4、肺病的他更是虚弱不堪,终于在贫病之中逝世,年仅50岁。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

5、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三、写作背景简介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

6、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象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象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就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四、课文赏析(一)请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诵,让学生入情。(二)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谈谈自己的

7、整体感受。然后分组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理清课文的脉络和作者的感情线索。第一段(第1自然段)月夜漫步荷塘的理由(想起荷塘)。(点明题旨)第二段(第2-6自然段)夜游荷塘及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第三段(第7、8自然段)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及荷塘归来。(偏重抒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69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三)诵读、鉴赏第4段,回答问题

8、1.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2.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明确: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写出其动态美。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