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黄瓜滴灌系统设计

日光温室黄瓜滴灌系统设计

ID:17653233

大小:544.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9-04

日光温室黄瓜滴灌系统设计_第1页
日光温室黄瓜滴灌系统设计_第2页
日光温室黄瓜滴灌系统设计_第3页
日光温室黄瓜滴灌系统设计_第4页
日光温室黄瓜滴灌系统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光温室黄瓜滴灌系统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习设计题目日光温室黄瓜滴灌系统设计学院工学院专业农业水利工程姓名王健任淑媛蔡文浩指导教师黄彩霞目录1.基本资料1.1设计技术依据2.设计任务3.设计步骤3.1规划步骤3.1.1水源工程3.1.2首部枢纽3.1.3输配水管网3.1.4灌水器的布置3.2设计参数3.2.1灌水小区允许水头偏差计算3.2.2土壤湿润比3.2.3设计灌水定额3.2.4设计灌水周期3.2.5一次延续灌水时间3.2.6初定系统最大轮灌组数3.3灌水小区的水力设计3.3.1灌水小区允许水头(流量)偏差率3.3.2小区允许水头的分配3.3.3

2、毛管极限孔数和极限长度3.4管网布置3.5系统工作制度3.6各级管道设计流量的确定3.7管网水力设计3.7.1毛管水头损失3.7.2支管设计3.7.3支管水头损失3.7.4干管设计3.7.5干管水头损失3.7.6毛管进口工作水头3.7.7支管进口工作水头3.8水头偏差率复核3.8.1毛管水头偏差率3.8.2支管水头偏差率3.8.3灌水小区水头偏差率3.8.4主干管进口工作水头3.9系统总扬程4.首部枢纽设计4.1过滤器设计4.2施肥器设计4.3机泵选配5蓄水池设计6材料设备用量参考文献致谢摘要滴灌技术是当今世界

3、上最节水的一种与机械化配套、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特别适宜于果树、蔬菜、设施农业和干旱缺水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大田行播作物种植的一种现代化精准灌水技术,它是微灌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滴灌工程的成功首先是规划设计必须合理,合理的规划设计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和运用这一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其次对滴灌工程规划布置、设计技术参数的确定、滴灌灌溉制度、滴灌系统的水力计算、首部枢纽的设计等过程要有清晰的认识。关键字节水灌溉微灌滴灌1.基本资料①基本情况:项目地块占地面积为136亩,在该地块拟建温室大棚15栋,其中温室规格为70m×60m

4、,共15栋,两排温室间间距为2.0m。②种植情况:项目地块温室主要种植蔬菜,均南北向栽植黄瓜,每垄种植一行,垄距1.0m,株距30cm。③栽培管理:根据蔬菜生长周期和市场规律确定,一般每年3月至11月销售情况比较好。④气象资料:气候干旱,多年平均气温9.7℃,。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60mm。年平均蒸发量2350mm。⑤土壤质地:该地块土壤主要为壤土。⑥水源状况:灌溉水源为渠道水,位于南边,渠道供水为间歇性,周期较长,18天一次,水温在13度左右,泥沙含量千分之0.1,水质较好,但漂浮物较多,ph值8.41.1设计

5、技术依据(1)《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2)《微管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3)《喷灌与微管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236-19991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88-99(6)项目区地形地貌勘测及种植现状调查结果。2.设计任务(1)系统规划布置:系统选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布置,蓄水池设计(2)滴水器选择(3)设计参数选定(4)水力计算(5)工程量(6)概预算3.设计步骤3.1规划步骤3.11水源工程灌溉水源为渠道水,位于南边,水质较

6、好,但漂浮物较多,需设置拦污栅,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水量能够满足总灌溉水量。3.1.2首部枢纽将首部枢纽设置在南边蓄水池处,动力设备采用水泵,提水加压,施肥装置采用压差式施肥罐,并装有压力表、空气阀、闸阀、水表等设备和仪表。3.1.3输配水管网管网由主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组成。主干管分干管采用0.4MPa的PVC-U管以地埋型式铺设;支管毛管铺设于地面3.1.4灌水器的布置18灌水器选用内镶式滴灌器,滴灌器间距0.5m,流量2.3L/h,沿种植方向一管一行,铺设间距1m。滴灌器参数表型号WDF16/2

7、.3-100滴头间距(m)0.5设计工作水头(m)8毛管布设间距(m)1设计流量(L/h)2.3毛管内径d(mm)163.2设计参数3.2.1灌水小区允许水头(流量)偏差率。根据规范规定,本工程取[]=20%水头偏差率[]x=0.5,[]=20%计算得[]=(1+0.15)=0.4123.2.2土壤湿润比==50%式中:—每棵作物的滴头—滴头在毛管中间距—湿润宽度—株距—行距3.2.3设计灌水定额m已知=1.45,Z计划土壤湿润层深度0.5m,=50%,η=0.9,=90%*25%=22.5%。=65%*25%

8、=16.5%。m=0.1Z(-)/η18=25.17mm=16.7/亩3.2.4设计灌水周期Tm=25.17mm,=5mm,η=0.9,T=(m/)η=5.7d取6天此值为作物需水高峰期的灌水周期。3.2.5一次灌水延续时间tt==12h/组取12h/组系统设计参数表序号参数名称参数值1灌溉补充强度(mm/d)52灌溉水有效利用率η90%3灌水小区允许偏差率流量偏差率[]0.2水头偏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