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ID:1766117

大小:3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3

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一、产地环境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黑土质、土层深厚肥沃的地块。现已通过环评。二、保护地设施采用辽北节能型日光温室。三、育苗1、早春茬黄瓜在12月中旬育苗,选用津优307;秋茬黄瓜在8月上旬育苗,选用鲁抗一号,用温烫法(55℃温水搅拌至30℃)对种子进行消毒。2、营养土配制:腐熟马粪30%、猪粪30%、草炭土20%、垤石10%、饼肥10%。3、穴盘育苗:用50孔穴盘或10cm×10cm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过程:装盘(将营养土装入穴盘,刮平)→压穴(8~10盘摞起,用木板向下压)→播种(消毒后的种子晾干,一穴一粒)→覆土(用营养土覆盖种子并将穴盘填平

2、)→浇水(用喷雾器浇水,使水份含量达到200%)→催芽(放到温度为30℃左右的育苗室中,用薄膜盖住)4、嫁接:采用白籽南瓜或黄籽南瓜做砧木,采用靠接或插接法,以防治黄瓜枯萎病。靠接方法:先播种黄瓜,第七天播种南瓜,当黄瓜1叶1心时,用刀片斜切(黄瓜向上切,南瓜向下切),接合后用夹子固定。嫁接后七天内,温度20℃以上,湿度90%以上,要遮荫。四、定植内置式生物发酵沟可以有效提高地温,调节地温气温比,是解决越冬温室的温度障碍的合理化方案。1.1操作规程:1.1.1开沟:在大棚内横向开沟,沟宽一般比种植行宽20CM,沟距比操作行窄20CM,深25~40CM。如番茄:大行(操作行)

3、为80CM,小行(种植行)为40CM,那么开沟时的沟宽应为60CM,沟距60CM,沟深30CM。1.1.2铺秆:在开好的沟内铺满秸秆(干秸秆),厚度以超过沟10CM为宜,将秸秆在沟的两端各出槽10~15CM,以便于灌水。每亩大棚所用秸秆量约4吨左右。1.1.3撒菌:秸秆铺好后,应按照秸秆总量干基的2‰的用量撒入专用微生物菌剂,同时按照3~5‰的用量撒入尿素(或者用9~15%的农家肥代替),以加速秸秆的腐解并培养出定向微生物。1.1.4覆土:在铺好的秸秆上面覆盖种植土15~20CM。1.1.5覆膜:为减少水分蒸发,覆土后,应覆膜。1.1.6灌水:完成上述工作后,应顺大棚内地势

4、较高的一方将水灌入槽内,灌水程度应达到秸秆吸水饱和为止,上层所覆盖的土有水洇湿。1.1.7打孔:在进入发酵后的第4天,顺生物发酵沟方向以30CM一行20CM一个,用12号钢筋打孔,打孔时应穿透秸秆。1.1.8种植管理:在秸秆经过微生物腐解15日后,可进行播种或定植。其他种植管理按照常规进行。1.2注意事项:内置式秸秆生物发酵沟根据需要可以在种植行下或行间进行。如果选择行下,应该在定植前10~15天完成。如果已经定植则可在定植行的大行之间进行。1.2.1三足:①秸秆用量要足,②菌种用量要足,③第一次浇水要足。1.2.2一露:内置发酵沟两端秸秆要露出茬头。1.2.3三避免:①避

5、免开沟过深,②避免覆土太厚,③避免打孔太晚。2外置式生物发酵沟:针对栽培品种CO2严重亏缺的现象,我们研究出了外置式秸秆生物发酵沟。外置式秸秆生物发酵沟的主要特点是在作物整个生长发育任何阶段都能随时建造并供应大量的植物所需二氧化碳。2.1操作规程:在棚内一侧山墙内,离墙60CM开挖1条宽1米、深0.8米的南北沟,长度随山墙而定。砖砌或农膜垫底,预防漏气。在沟的一头,从沟底到高出地面20CM,垒1个底为边长50CM的正方形、顶为45CM圆形的二氧化碳交换机底座。另一头留30CM×30CM的回气孔,然后在沟上每隔50CM横放一根木棍或水泥杆。在杆上每隔20CM纵向拉一道固定铁丝

6、,在铁丝上面铺放一层40CM厚的秸秆,撒1层拌好的菌种,连续操作3层,最终淋水湿透,盖膜保湿,做完后当天就要开机抽气循环供氧,以便为生物发酵沟的秸秆快速转化提供充足的氧气(详细见示意图)。2.2注意事项:外置式生物发酵沟要注意“四补”、“三用”。2.2.1四补:即补水、补菌、补气、补秸秆。(1)补水:水分是微生物分解转化秸秆的重要物质。缺水会降低生物发酵沟的效能,发酵沟建好后,10天内可用贮气(液)池中的水循环补充1~2次。以后可用井水补充。秋末冬初和早春7~8天向反应堆补一次水;严冬季节10~12天补一次水。补水是应以充分湿透秸秆为宜,不宜过多。结合补水,用直径10厘米尖

7、头木棍自上向下按40厘米见方,在生物发酵沟上打孔通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宜。(2)补菌:圃园牌秸秆生物发酵沟专用菌剂是多种菌种复合而成,对秸秆有很好的发酵分解作用。由于发酵周期长,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期加入新的秸秆,因此应及时补菌,以便发酵沟能更好的发挥效能。具体补充量按补充秸秆量2‰计算。(3)补气:秸秆生物发酵沟专用菌种在代谢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因此,向生物发酵沟中补充氧气是十分必要的。补充氧气的具体措施是:①储气池两端留气孔;②沟上打孔;③盖膜不可过严,四周要留出5~10CM高的空间,以利于通气。④建好当天就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