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养殖中水质管理技术

螃蟹养殖中水质管理技术

ID:17663400

大小: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4

螃蟹养殖中水质管理技术_第1页
螃蟹养殖中水质管理技术_第2页
螃蟹养殖中水质管理技术_第3页
螃蟹养殖中水质管理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螃蟹养殖中水质管理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螃蟹养殖中水质管理技术出处:本站整理作者:中国水产养殖网2007年10月15日《水产宝典》、《螃蟹手机报》、《黄鳝泥鳅手机报》、《龟鳖手机报》——最专业的水产手机报,助您致富快人一步!点击进入订阅>>  俗话说:“养蟹贵在养水”。水质管理的目的就是使养殖池塘的水质清新,肥瘦适中,透明度达到20~40厘米,无油膜,无腥臭,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  河蟹养殖水体操作规程     分类操作内容操作要求操作标准侧重点温度调控水温以改善生态环境1.各水体每天早晨测定水温。2.避免因为温度变化或溶氧不足造成大量死亡。1.放蟹池水温度要和原池水温度尽量相同,相差不能超

2、过3℃。2.饵料生物培养池水温可在20-30℃之间。池水温不能波动太大。要随时检测水体温度,加以调节控制。溶氧高密度单养水体增氧1.单养高产池塘,养殖要求在7、8、9三个月使用增氧机。1.池塘养殖要求在5mg/L以上。2.越冬期间水体溶氧不能低于3mg/l。侧重于保持蟹苗池的高溶氧量。酸碱度要求偏碱性水体繁殖与养殖要求用生石灰等适量调节。水体指标:淡水pH6.5-8.5,海水PH7.9-8.5。侧重成蟹养殖池。氨氮降低氨氮值1.成蟹养殖池平时注意换水降低氨氮。2.蟹苗池每天要在早晨排污1次。河蟹养殖水体底层水氨氮小于0.2mg/L。侧重控制底层水的氨氮值;育苗池

3、要每天排污。水体透明度调节水体肥度从而调节透明度,参照池塘肥水操作项进行池塘每周检测一次。如透明度变浅水太肥,可泼洒生石灰或换一部分水解决;如透明度太深浮游生物太少,可适当施用有机肥或无机肥。1.池塘30-50厘米透明度为宜;2.亲蟹池的水体透明度在40-50厘米左右。侧重6、7、8月份蟹生长盛期的养殖池水。池塘肥水池塘在使用前15天要按常规方法进行消毒与肥水,培养轮虫等动物性饵料。池塘放苗初期,施以鸡粪、猪粪等有机肥肥水。追肥用无机肥,氮肥和磷肥之比为8-10:1。追肥用氮肥4mg/l,磷肥0.5mg/l。每5天左右一次。网箱水体一般不宜采取肥水措施。侧重于幼

4、蟹饵料的培养。水生植物设置造成足够的水生植物生态环境区,以供河蟹隐蔽和栖息,有利于幼蟹附着和对浮游生物的捕食。也可以作为少量辅助食物。每周取出多余的陈旧部分。1.亲蟹暂养池、成蟹养殖池按水面的1/3放置凤眼莲。2.网箱养殖时放置凤眼莲或水花生之类植物所占面积占网箱水面积的1/4-1/3左右。侧重于成蟹养殖池和网箱养殖。  1.水源条件    养殖蟹类的池塘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清洁,不带病原生物和有毒污染物质。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要求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适合蟹类的生活要求。水面不得出现油膜或浮沫,悬浮物人为增加量不应超过10毫克/升。    注排水系统要求单注单排,

5、避免互相污染。在工业污染和市政污染水排放地带建立的养殖场,应修建蓄水池,水源经沉淀净化或必要的消毒后再引入池塘,以防止病原带入养蟹池中。    水源的净化与消毒,一是可在总进水口加设特制密网(40目)过滤,以避免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鱼池;二是根据水源中存在的病原生物和敌害生物进行水源消毒,一般可用25~30毫克/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或用1毫克/千克漂白粉(含有效氯25%以上)全池泼洒;或用0.5毫克/千克敌百虫(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  2.清塘消毒   为杀灭养蟹池塘中的野杂蟹、敌害生物和各种病原菌,必须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每年冬天都应及时清除蟹塘中的过厚

6、淤泥,使池底淤泥不超过10厘米。放蟹种前10~15天进行一次药物清塘,水源充足的可放干池水进行干法清塘,不便放水的可采用带水清塘。常用的方法为:干法清塘每亩(1亩:667平方米)用生石灰75千克或漂白粉4~5千克全池泼洒;带水清塘为生石灰25~30毫克/千克或漂白粉(含有效氯25%以上)1毫克/千克全池泼洒。  换水管理水质要求池水应该经常保持清、爽、活的状态,透明度在40cm以上,否则应换水。水深要求5-7月一般深水处以1-1.2m、浅水处0.4-0.7m为宜。8-10月池水平均深以1.3m-1.5m为好,深水处可在1.6-1.8m,浅水处可以0.9-1.5为

7、好。11月份一般深水处以1-1.2m、浅水处0.4-0.7m为宜。冬天,水深应保持在1.2m左右。换水情况春、秋两季一般为7-1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3夏季一般每3-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不超过1/2换水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换水时,池内外水温差不宜超过5度,一般说来,早春及初夏,换入的水,水温最好高于池中水温;盛夏,要换入低于池中水温的水;冬天不可换入水温较高的水,以免影响休眠。第二:1次换水量不能超过1/2。第三:要控制进水速度,一般以2-3个小时换完水为宜。  3.水质日常管理    (1)水质培肥为增加池水中的营养物质,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繁殖状态

8、,应适时适量进行施肥。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