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之“明童”问题研究

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之“明童”问题研究

ID:17695387

大小:587.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4

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之“明童”问题研究_第1页
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之“明童”问题研究_第2页
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之“明童”问题研究_第3页
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之“明童”问题研究_第4页
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之“明童”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之“明童”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考古与文物  2005年第1期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之“明童”问题研究郑曙斌(湖南省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38·©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39·©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40·©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2、41·©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并送葬,见记载不见实物。因此,祭奠之鼎、“明童”、“送葬之车”等可能属于公史所读之物,既见记载又见实物,属于史之所读“入圹之物”;而所谓书者可能就是“十二年木牍”之类。由此看来,“明童”作为侯府家童,可能是模拟“葬俑”而出现在葬仪中的“人俑”,因并不随葬、有别于葬俑而名之曰“明童”;作为遣送死者之“人俑”,在葬日在大遣奠时参加葬仪,葬仪结束之后随柩车一同送葬,表达送死之

3、意;因是主持葬礼之史在大遣奠时所宣读的“遣者”,不同于“入圹之物”,因而只见遣策记载不见葬俑可以对照。总而言之,马王堆三号汉墓木牍所记“明童”只见记载不见实物,与随葬木俑名实不符,与同墓帛画《车马仪仗图》所画内容共同之处甚少。“明童”为车大侯府内等级身份不同的家童,因其具有葬俑特征,又只见记载不见实物,可能是模拟葬俑的“人俑”而名之曰“明童”;根据文献的葬仪与纪年木牍来看,“明童”可能在葬日大遣奠时参加葬仪,为葬日在遣奠时当众宣读的“遣者”,葬仪结束后随柩车一道送葬,表达送死之意。作这种推论基于文献

4、、考古资料与遣策记录内容的比证,还没有其他同类实物资料相比定,进一步的确证有待于掌握新的资料进行新的研究。注 释①⑨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7期。②刘晓路:《论帛画俑》,《考古》1995年第10期。③⑧⑩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7月。④傅举有:《汉代列侯的家吏》,《文物》1999年第1期。⑤⑦mw•凤凰山167号汉墓发掘整理小组:《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

5、简报》,《文物》1976年10期。⑥my•长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培训班:《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6期。lv•何介钧、张维明:《马王堆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lw•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lx•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中华书局,1995年。ly•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临潼秦俑坑试掘第一号简报》,《文物》1975年第11期。·42·©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

6、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lz•陕西省文管会、博物馆、咸阳市博物馆“杨家湾汉墓发掘(4),文物出版社,1981年。组”:《咸阳杨家湾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第10期。mz•傅举有、陈松长:《马王堆汉墓文物》,湖南出版社,1992年。l{•徐州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徐州北洞山西汉楚m{•参阅《仪礼·既夕礼》。王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m

7、•关于“选”字,释法不同。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l

8、•徐州博物馆:《徐州狮子山兵马俑坑第一次发

9、掘简报》,《文研究所编写的发掘简报释为“选”(撰)”,见《长沙马王堆物》1986年第12期。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7期;陈松长先l}•王学理、吴镇烽:《西安任家坡汉陵从葬坑的发掘》,《考古》生释为“质”,见《马王堆三号汉墓纪年木牍的再认识》,《文1976年第2期。物》1997年第1期。l~•mu•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m}•参见李学勤:《初读里耶秦简》,《文物》2003年第1期。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4年。mv•mx•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大

10、坟头一号汉墓》,《文物资料丛刊》(责任编辑 宋远茹)考古简讯:靖边县发现一座明代砖拱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陕西省靖边沙漠腹地一座古代砖拱桥,近前非移自它处。建桥所用砖为青灰色,长0142、被省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基本确认建筑于明代,距宽0120、厚0107米,与古城堡城墙所用之砖形今400年左右。制、大小、颜色基本一致。2004年6月下旬,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靖边依据古桥所在位置以及周围地貌判断,该桥县文体局、文管办三单位工作人员,对靖边县城东所处是清坪古城堡南向内外交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