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推拿导引与中医养生康复学

浅谈推拿导引与中医养生康复学

ID:17702163

大小:18.4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04

浅谈推拿导引与中医养生康复学_第1页
浅谈推拿导引与中医养生康复学_第2页
浅谈推拿导引与中医养生康复学_第3页
浅谈推拿导引与中医养生康复学_第4页
浅谈推拿导引与中医养生康复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推拿导引与中医养生康复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推拿导引与中医养生康复学作者:方铁根于建春韩景献【摘要】推拿导引不论是作为中医治疗的方法,还是作为养生康复的手段,都是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整个中医发展的历史沿革中,推拿导引与中医养生康复都是紧密联系的。文章通过查阅相关的中医文献和古典医籍,并结合自身从事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教学实践,对推拿导引和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轨迹、学术观点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探讨,发现推拿导引在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体系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专业教学内容和临床实践中都足以显示其作用和地位。其独特的实施手法、对象、疗效及应用原则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为

2、人类的保健养生,疾病的康复医疗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键词】推拿导引中医养生康复学从推拿导引之法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难看出,其在整个中医学及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体系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是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专业教学内容上,还是在临床的实际利用率上都足以显示其作用和地位。在伴随整个中医学理论及临床的发展过程中,其自身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其独特的实施手法、对象、疗效及应用原则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已形成独立的学科,为人类的保健养生、疾病的康复医疗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推拿导引的古代历史记载  导引作为一种养生保健活动在我国起源较早。《吕氏春秋·古乐》:“昔陶唐氏之

3、始,阴多滞状而湛积,水道壅塞,民气郁淤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宣导之。”可以说,这是导引行气的最早形式[1]。导引之名很可能就是从“教人引舞以利导之”的含义中产生出来的。导引又称“道引”,属于运动养生的法则之一。关于运动锻炼养生,作为哲学家、思想家的子华子由“贵生”而偏重养生之道。他说:“营卫之行,无失厥常,文腑化谷,津液布扬,故能长久而不敝,流水之不腐,以其游故也,户枢之不蠹,以其运故也。”其后《吕氏春秋·尽数篇》中亦有相似的观点,“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说明人欲保持健康的体魄,永驻青春,经常性的运动是不可缺少的。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高度概括了养生和

4、康复的原则,提出了气功、针灸、导引等具体措施。与其同时期的名医华佗,也十分重视体育运动,认为体育运动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其所创编的“五禽戏”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运动养生法。而且导引与行气之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关系密切,倡导引行气合称,成为道家内修强身的重要手段。晋代葛洪《抱朴子》中认为:“导引可以健身疗病,一则以调营卫,二则以消水谷,三则排却风邪,四则长进血气。”南朝陶洪景《养性延命录》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导引资料,介绍了《导引经》七势,肢体运动八势,以及“五禽戏”等导引方法。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在大部分病候下,都引用了道家《养生方》《养生方导引法》这两部书中所在导引之法以养生

5、保健,康复疗疾。此导引之法多以肢体动作为主而配以呼吸吐纳与按摩,其方法、种类十分丰富。推拿又称按摩,起源很早,并多归于导引之列。《内经》称之为“按跷”。中医养生康复一词其含义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制书中的按摩疗法,涉及按摩导引最多的是《五十二病方》《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其中《五十二病方》记载了我国按摩历史最早的药摩与膏摩。《诸病源候论》还倡导按摩导引用于伤科病的康复治疗,唐代孙思邈更为重视按摩,尤其是日常保健按摩,《千金要方·养性》中指出:“每日必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经,易以康健,便为常然,常须安不忘铖,预防诸疾也。”南朝的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篇》:“摩手令热以摩

6、面,从上至下,去邪气,令人面上有光彩。又法摩手令热雷摩身体,从上至下,名曰于浴。令人胜风寒时气,热头痛,百病自除。”宋元时期《圣济总录》对按摩疗法所作的总结归纳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按摩专论,在理论上有极高的价值。至明清时期的养生康复学已初具规模,而按摩导引之法发展亦日臻成熟,亦有了较完备的体系,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及养生保健康复之中。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概况  中医养生康复学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不断补充而逐步完善。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了养生与康复知识的积累。早在殷商时代就已经积累了一些养生保健以及康复的知识[2]。甲骨文、《山海经》中都有相关养生保健、康复措施等内容。春秋战国时期,养

7、生康复的学术思想亦应运而生。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庄子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吕氏春秋·尽数篇》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孔子曰:“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些都是养生康复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在《黄帝内经》中得到了全面的总结,汉晋隋唐历经上千年,其间经过多次战争动荡,产生疾病灾难,中医学得到了发展,养生康复理论亦在实践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云:“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即医治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