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小儿睾丸微小结石症的超声诊断价值与临床分析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小儿睾丸微小结石症的超声诊断价值与临床分析

ID:1770651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3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小儿睾丸微小结石症的超声诊断价值与临床分析_第1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小儿睾丸微小结石症的超声诊断价值与临床分析_第2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小儿睾丸微小结石症的超声诊断价值与临床分析_第3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小儿睾丸微小结石症的超声诊断价值与临床分析_第4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小儿睾丸微小结石症的超声诊断价值与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小儿睾丸微小结石症的超声诊断价值与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医药学临床医学论文题目:小儿睾丸微小结石症的超声诊断价值与临床分析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目的:本文对小儿睾丸微小结石症(TM)患者声像图特征进行讨论,探讨高频超声诊断TM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HP5500彩色超声诊断仪,对8例TM小儿行超声检查。观察双侧睾丸的大小,内部回声、了解睾丸及精索血流情况,其中2例进行随访,2例行睾丸组织病理活检。结果:8例TM的超声表现:睾丸内可见散在多发点状强回声,如针尖样,1mm~2mm,可见慧尾征,无声影。8例TMCDF

2、I无特征性改变,2例随访患儿随访期间无超声声像图改变。结论:高频超声在小儿TM诊断、随访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睾丸微小结石症;小儿;高频超声  睾丸微小结石症(Testicularmierolithiasis,TM)是一种无明显临床症状的少见疾病,小儿TM更属罕见,多因阴囊其他疾病行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随着高频探头的普及应用,小儿TM的发现明显增加。现将近3年来我们发现的8例小儿TM的声像图特征进行讨论,探讨应用超声诊断小儿TM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本组8例患儿,年龄3岁~13岁,平均年龄5.5岁,2例因双侧隐睾,3例因

3、一侧隐睾,3例因阴囊肿大而行超声检查。应用HP-55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10.0MHz,对不合作小儿口服10%水合氯醛0.3ml/(kg·次)~0.5ml/(kg·次),熟睡后进行检查。首先灰阶超声检查,观察双侧睾丸的大小,内部回声及附睾、精索静脉情况。隐睾侧则进一步对患侧腹股沟、下腹部及肾下极处扫查,确定隐睾的位置及发育大小,后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了解睾丸及精索血流情况,其中2例进行超声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18个月,2例行睾丸组织病理活检。  2结果  8例TM的超声表现:睾丸内可见散在多发点状强回声,如针尖样,1

4、mm~2mm,可见慧尾征,无声影。6例点状回声呈均匀分布,2例点状回声分布在睾丸周围实质,附睾无异常。8例中TM伴隐睾症5例,鞘膜积液3例,2例双侧隐睾仅一侧受累,其中2例隐睾症行睾丸下降固定术并进行睾丸组织活检,病理改变为曲细精管内多发分层状钙化。8例睾丸微石症CDFI无特征性改变,其血流参数与正常血供差异无显著性[1],2例随访患儿随访期间无超声声像图改变。  3讨论  3.1儿童TM无特异性临床表现TM是以输精管内钙质沉积为特征[2,3],临床儿科病例罕见,发病率为0.6%~2%,发病率低与本症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就诊少有关。本组8例皆因

5、阴囊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如隐睾症、鞘膜积液等。儿童TM中先天性睾丸异常者占38%,主要为隐睾症、睾丸缺如和先天性Klinefelter’s综合征。先天性睾丸组织异常在TM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2儿童期TM其超声表现与成人相同儿童期TM以睾丸实质内弥漫分布的1mm~2mm大小强光点,后方无声影为特征,明显不同于其他疾病所产生的钙化灶。睾丸内静脉石、血管壁钙化等钙化灶多为点状弧立的高回声,后方伴声影,少数成簇状排列,但只局限于睾丸某个部位而且数目较TM少,而睾丸肿瘤、睾丸炎、肉芽肿或瘢痕组织等,这些团块状高回声可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

6、小不一,比TM大,孤立或数目很少,后方多伴声影,本症多双侧睾丸同时受累。病理诊断主要表现为:结石呈球形,其中心为精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碎屑,糖蛋白和钙盐呈环形分层沉积在碎屑上,外周有数层胶原纤维组织,位于曲细精管内,约20%~60%的精曲小管有退化现象,这些病理组织改变构成TM声像图特征性表现的基础。  3.3儿童期确诊TM的患儿应随访国外文献报道TM具有发生睾丸肿瘤的倾向,对成人TM研究发现睾丸恶性肿瘤30%以上合并有TM,因此应引起重视,每隔6个月~12个月超声随访检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睾丸肿瘤,有人认为儿童期确诊TM的患儿应随访至青春期和成年

7、期。TM病因不清,小儿可见于隐睾症、睾丸缺如、睾丸附睾炎、睾丸扭转、阴囊外伤、鞘膜积液、精索囊肿等患者,对这些患儿以超声检查作为发现TM首选方法。TM诊断标准为:每个切面均能发现5个以上1mm~2mm大小的点状强回声,后方无声影。弥漫分布于睾丸实质内。TM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超声即可诊断,因此不必进行侵害性的穿刺活检检查,而彩色多普勒在检查中无明显的作用。高频线振超声的可重复性及无创性在诊断中、随访中具有优越性,为临床提供更准确、更具体的信息,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薛恩生,林礼务.睾丸微石症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J].

8、中华超声影像杂志,2000,9:467468.  [2]GanemJP.Testicularmicrolithiasis[J].CurrOpinU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