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成蚊对虫媒病毒中肠感染屏障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成蚊对虫媒病毒中肠感染屏障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ID:1770954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3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成蚊对虫媒病毒中肠感染屏障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成蚊对虫媒病毒中肠感染屏障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成蚊对虫媒病毒中肠感染屏障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成蚊对虫媒病毒中肠感染屏障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成蚊对虫媒病毒中肠感染屏障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成蚊对虫媒病毒中肠感染屏障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医药学临床医学论文题目:成蚊对虫媒病毒中肠感染屏障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关于虫媒病毒感染蚊虫的基本机制,目前已经了解的比较清楚。一般来讲,随血液进入蚊体的病毒首先进入中肠上皮细胞进行复制,之后释放入血淋巴,继而感染唾液腺,通过蚊虫叮咬或吸血传播。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许多研究者认为中肠屏障是一非常重要的因素。早在60年代初,Chamberlain等〔1〕就提出了“中肠屏障”的概念。Hardy等〔2〕经过详细分析,总结出蚊虫感染病毒后,在不同

2、层次存在中肠感染屏障、中肠释放屏障、涎腺感染屏障、涎腺释放屏障和经卵传递屏障。其中,中肠感染屏障或感染阈值现象,是限制许多病毒感染无脊椎动物媒介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将重点讨论蚊虫对虫媒病毒的中肠感染屏障、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在蚊虫防制中的潜在意义。  1 中肠感染屏障  虫媒病毒经口感染蚊虫,很明显是在中肠水平上突破病毒剂量依赖性“感染阈值”而达到目的。须超过这一阈值的血中病毒滴度,常因蚊种和病毒的不同而具差异。在某些情况下,一些蚊种对常见滴度的脊椎动物病毒血症表现为完全不感染。这种对经口感染所表现的阈值屏障,不管是部分的还是完全的,在

3、几篇文献中已被命为“肠”、“中肠”或“中肠感染”屏障〔3〕。  蚊虫对虫媒病毒中肠感染屏障的存在,最早是由Merrill和TenBroeck提出的〔4〕。他们发现埃及伊蚊(Aedesaegypti)吸血后对东方马脑炎(Easternequineencephalomyelitis,EEE)病毒完全不感染。而如果将病毒直接接种到血淋巴或吸血后立即穿刺胃部,则该蚊可以传播EEE;在其他蚊虫与病毒的关系中也观察到这种现象。例如,McLean等〔5〕注意到经口、经胸接种Cx.annulirostris后,墨谷脑炎(Murrayvallyenceph

4、litis,MVE)病毒可在其体内繁殖;而An.annulipes只有经胸接种后,MVE才能在其体内增殖。Hardy等〔6〕发现马来亚伊蚊(Aedesmalayensis)、伪杂鳞库蚊(Cx.peudovishnui)、淡色库蚊(Cx.pipienspallens)和环跗库蚊(Cx.tarsalis)对经胸接种的西方马脑炎(Westernequineencephalomyelitis,WEE)病毒同样易感,而只有马来亚伊蚊和环跗库蚊可经口感染WEE。提示中肠层次的屏障决定了蚊虫经口感染病毒的易感性。  除不同的蚊种对病毒存在易感性差异外,

5、同一蚊种的不同地理株间亦存在差异。同一蚊种内经口感染的抗性株同样与中肠感染屏障有关。野外和实验室的环跗库蚊株经口感染WEE后,表现出不同的易感性;而经胸接种后,则无甚差别〔4,7〕。同样,自然界中亦存在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8〕和埃及伊蚊〔9〕对登革2型和登革3型病毒的抗性株。另外,野外收集和实验室的环跗库蚊克隆株以及基因筛选的经口感染WEE的抗性株,在经胸接种后具有同等的易感性,证明了中肠感染屏障的存在。  2 中肠感染屏障的影响因素  2.1 病毒剂量 蚊虫吸食感染性血液后,血液沉积于后中肠部位,此部位包括一层上

6、皮细胞。病毒需首先感染上皮细胞,才能进而复制并散播。有几篇文献已明确阐明“中肠感染阈值”现象,即病毒在蚊虫中肠的初始感染过程中,需要雌蚊吸入足够量的病毒以突破“感染阈值”〔10〕。突破这一感染阈值所需的血中病毒滴度,在不同的虫媒病毒与蚊虫系统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1〕。目前,人们认为在最适宜条件下,某一虫媒病毒的自然媒介对该病毒具有一最低的感染阈值,但对那些靠经卵传递来维持或常靠其脊椎动物宿主产生高滴度病毒血症的某些病毒来讲,情况并非如此。蚊虫经口感染的病毒滴度,不仅影响初始感染上皮细胞的数量,而且进一步影响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与传播。许多研

7、究者已观察到很多种蚊虫感染一定量的病毒,且经一定的潜伏期后不能传播病毒,多因病毒感染剂量低或因而造成的雌蚊体内复制的病毒量太低所致〔6〕。  2.2 外潜伏期温度 不仅血中病毒滴度影响初始感染,外潜伏期温度对于虫媒病毒的感染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允许病毒复制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病毒感染蚊虫的机率增大。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外潜伏期温度对不同蚊虫—病毒系统的中肠释放屏障具不同的影响〔11-12〕,这可能因不同温度对病毒复制的影响存在差异有关。而外潜伏期温度是如何影响中肠感染屏障的,报道甚少。  2.3 协同感染 蚊虫对病毒中肠感染屏障的存在

8、,使一些蚊虫不能成为病毒的有效媒介。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某些寄生虫与病毒的协同感染,亦可大大提高蚊虫对病毒的感染率及传播效率〔13-17〕。  在自然界,某些虫媒病毒的脊椎动物宿主(包括人)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