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15例荧光血管造影观察.doc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15例荧光血管造影观察.doc

ID:17711795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5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15例荧光血管造影观察.doc_第1页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15例荧光血管造影观察.doc_第2页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15例荧光血管造影观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15例荧光血管造影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15例荧光血管造影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CEC)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方法:对临床诊断为CEC者15例15眼进行常规FFA检查。结果:13眼CEC于动脉前期或早期在相当于眼底灰白浸润灶部位出现不同形态的新生血管荧光轮廓,且与网膜血管无联系,并迅速发生渗漏扩大。2眼CEC在动脉期出现与病灶一致的荧光灶,随时间荧光增强但不扩大。后期有所减弱,夹有荧光遮蔽,病灶外周轮状透见荧光。结论: FFA检查可提高中渗的诊断率,尤其病变不典型者。【关键词】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动脉期中心性渗出性脉络

2、膜视网膜炎(centralexudativechorioretinitis,CEC)临床上简称中渗。此病是发生于黄斑部的孤立的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灶,病变主要位于脉络膜,伴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及出血,最终导致瘢痕形成。本文通过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6月就诊的15例CEC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并观察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15例15只眼,男6例,女9例;发病年龄18~46岁,平均32.5岁。发病时间最短1周,最长4个月;15例均未发现全身病变,发病前有宠物频繁接触史8

3、例,过度疲劳2例。主诉视物变形5例,眼前黑影1例,视力下降9例,视力最低为0.02,最高0.6,均无眼前节炎症。1.2眼底检查全部病例黄斑部可见灰白色或黄白色浸润灶,呈圆形或类圆形,微隆起约1/5~1PD,病灶边缘有弧形或环形暗红或鲜红色出血区,病灶周围视网膜水肿,合并盘状视网膜脱离1例,大小1/2PD,黄斑区外侧见亮白色硬性渗出2例。1.3FFA操作方法在肘静脉缓慢注入1%荧光素钠5ml,观察患者无反应后快速注入20%荧光素钠3ml,同时进行计时拍摄,开始为每秒2张速度连续拍摄,静脉期后改为间断拍摄,约10分钟拍摄完毕。2结果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13例13眼于动脉前期或

4、早期在相当于眼底灰白浸润灶部位出现轮辐状、花边状、绒球状或颗粒状等形态的新生血管网,大小1/4~2/33PD。且与网膜血管无联系,并迅速发生渗漏,病灶处呈现一团强荧光斑,直到造影后期仍持续不退,在强荧光灶周围有环形或弧形的荧光遮蔽(图1~4),为活动期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2例2眼在动脉期出现与病灶一致的荧光灶,夹有荧光遮蔽,病灶外周轮状透见荧光,随时间荧光增强但不扩大,后期有所减弱,为瘢痕期病变。视力损害程度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出现部位有关,其中新生血管位于中心凹10例,视力0.02~0.12,平均0.06,位于中心凹外5例,视力0.2~0.6,平均0.4。3讨论中心性

5、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为发生于眼底黄斑部的非特异性疾病,患者多为中青年,单眼发病居多,女性多于男性。本病病程持久,常间歇性发作,持续一二年甚至更长时间,最后进入结瘢阶段。主要症状有视力急剧减退,有中心暗点及视物变形。病因多种多样如组织胞浆菌病、弓形虫病、结核、梅毒等均见报道[1]。本组15例均进行弓形体检查,其中3例阳性,均有频繁宠物接触史,故而证实接触宠物是“中渗”的诱发因素之一。有的学者认为在病理上CEC应属于限局性肉芽肿性脉络膜炎。色素膜的肉芽肿性炎症,临床上最易见到的,如虹膜上的炎性结节,这些结节多能见到新生血管的存在。眼底脉络膜的肉芽肿性病灶,由于被视网膜所覆盖,所以无

6、法见到其中新生血管,只有借助荧光血管造影才能发现,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已证实来自脉络膜的新生血管是本病发生发展的根源[2]。这些新生血管常发生于黄斑部无血管区,是视网膜代谢最薄弱的部分。当视网膜一侧代谢障碍时,则从脉络膜寻求血液供应,因此容易从脉络膜向视网膜侧诱发新生血管。由于新生血管壁脆弱等特殊性,易引起破裂出血,并向色素上皮下或神经上皮下间隙延伸,形成视网膜下水肿、浆液性脱离。出血又可促进新生血管的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以上造影结果可见:病变部位与视力损害程度明显有关,中心凹损害大于中心凹外损害,病变年龄、发病时期无明显关系。其中2例为瘢痕期改变,视力严重下降,说明中渗造成

7、黄斑区永久性破坏,造成视力永久性损害。根据症状、眼底表现和FFA所见,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诊断一般不难,但仍需与一些常见眼底病鉴别。如需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鉴别。后者好发于男性,视力损害小,预后好,病变部位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FFA表现为静脉期出现的色素上皮渗漏,与CEC不同,其渗漏多出现在动脉前期,此点有助于鉴别诊断。CEC的诊断主要方法有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3]。有研究认为对于FFA已经显示为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患眼,除非需特殊观察其滋养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