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复习大纲及课后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大纲及课后答案

ID:17713636

大小:36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05

国际经济学复习大纲及课后答案_第1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大纲及课后答案_第2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大纲及课后答案_第3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大纲及课后答案_第4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大纲及课后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复习大纲及课后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际经济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H-O定理(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论指狭义的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又称要素比例学说。该学说由赫克歇尔首先提出基本论点,由俄林系统创立。即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2、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罗伯津斯基定理的原因在于,当某种生产要素增加时,要将其投入生产,必须与另外一种

2、生产要素相结合。在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就要求另外一个部门释放出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结果使得释放生产要素的部门的产品产量减少。3、斯托帕-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报酬下降。4、重叠需求理论:瑞典林德提出,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相似,则其需求结构的相似性越大,从而两国发生贸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依据重叠需求理论,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则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断地

3、出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5、产品周期理论:维农在1966年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新产品首先在最先进的国家被开发和生产出来,随后,需求向国外扩展,并且首先在来自美国的出口中得到满足。然而,由于国外需求增长,生产过程变得逐步标准化,在国外进行生产逐渐变得比较有吸引力了。随后,产品进入它的自然周期,从研究与开发、熟练劳动力密集型转入资本和(或)非熟练劳动力密集型,结果,它的主要产地转移到不太发达的国家,贸易方向逆转。6、进口配额: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进口金额加以

4、限制。7、出口补贴: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对该商品的出口所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8、持续性倾销:形成持的三个条件: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所面临需求弹性不同;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隔离的。9、掠夺性倾销:是指为了排除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出口商暂时以较低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一旦达到目的,获取垄断地位后企业又会重新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性的超额利润。掠夺性倾销通常被视为一种“不公平贸易”行为。10、最佳关税:指对应于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或边际损失

5、)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11、坎普标准:幼稚产业保护应以实现被保护产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为前提,即如果某一产业将来在经过保护之后能带来外部经济效应,则暂时性的保护是可以考虑的。坎普认为,在内部规模经济的情形下,即使某一产业符合穆勒和巴斯塔布尔的标准,政府的保护也不见得是必要的。因为企业自身的牟利性决定了该产业会自动地发展下去;而在外部规模经济存在时,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之间可能出现偏离。只要其在保护之后,能够产生显著的外部经济效应,则仍有保护的必要。可见,与强调内部规模经济的前两个标准不同的是,坎普标准更加强调外部规模经济与幼

6、稚产业保护之间的关系。12、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或环境,以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本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或租金。战略性贸易政策最为强调的政策主张主要有两种:一是出口补贴;二是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13、一价定律:当贸易开放且交易费用为零时,同样的货物无论在何地销售,其价格都相同。这揭示了国内商品价格和汇率之间的一个基本联系。一价定律认为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一件相同商品在不同国家出售,如果以同一种货币计价,其价格应是相等的。按照一价定律的理论,任

7、何一种商品在各国间的价值是一致的。(通过汇率折算之后的标价是一致的)若在各国间存在价格差异,则会发生商品国际贸易,直到价差被消除,贸易停止,这时达到商品市场的均衡状态。该定律适用于商品市场,与之相似的适用于资本市场的定律是利息平价理论。虽然其所描述的均衡状态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很难做到,但是经济发展却是遵循这个定律的。14、汇率超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鲁迪格·多恩布什-15-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多恩布什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商品市场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一般

8、情况下,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较慢,过程较长,呈粘性状态,称之为粘性价格。而金融市场的价格调整速度较快,因此,汇率对冲击的反应较快,几乎是即刻完成的。汇率对外部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