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doc

简述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doc

ID:17715620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5

简述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doc_第1页
简述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doc_第2页
简述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简述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述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  论文关键词:流动人口受教育权司法救济宪法诉讼  论文摘要: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目前,由于我国宪法的非司法化,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主要通过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来解决,使得这些司法救济途径存在诸多弊端和局限性。因此,只有尽快建立我国的宪法诉讼制度,才能最终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伴随而来的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如何使流动人口子女和当地居民子女一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已引发了全社会对公民受教育权保护的极大关注,当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遭受侵犯时又如何进行救济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探讨

2、的热点。保障受教育权的惟一依据就是法律,而不同法律性质的权利是通过不同的诉讼途径予以救济的,作为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理应通过宪法诉讼来进行救济,但目前我国的受教育权司法救济主要通过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来解决,这正是我国受教育权司法救济的尴尬所在。  一、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宪法属性  西方最初作为人权的受教育权是以自由权的形态出现的,将受教育权真正写入宪法始于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由此受教育权成为公民的一项宪法基本权利,《魏玛宪法》第2编规定了许多社会权,包括劳动权、受教育权等。在《魏玛宪法》影响下,各国纷纷把受教育权引入宪法。我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3、和义务。第l9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作为宪法权利的受教育权是一种自由权与社会权相结合的基本权利。在义务教育阶段,公民的受教育权要求国家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保障,其性质主要体现为社会权;而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公民的受教育权则更多的体现为自由权。流动人口子女大多处于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阶段,他们的受教育权属于宪法规定的社会权,要求国家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流动人口子女予以平等的保护,即国家应采取积极的作为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平等实现。  二、目前流动

4、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司法救济的弊端  无救济即无权利,作为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理应通过宪法诉讼途径进行救济。但我国尚未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因而在司法实践中,当遇有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纠纷案件时,常出现了以下几种尴尬局面;其一,法院驳回起诉或不予受理,法院认为,被告虽然明显地侵犯了宪法规定的受教育权,但我国没有宪法诉讼制度,宪法没有直接的法律效力,不能进入普通司法程序作为法院判案的依据,不能通过宪法诉讼予以救济;其二,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宪法诉讼制度,有时通过民事诉讼的替代方式予以保障。3  但受教育权不是民事权利,而是宪法权利。我国民事法律没有受教育权的规定,民法理论上也没有受教育权的概念。国外

5、的民事立法和理论均没有将受教育权作为民事权利的情形。受教育权是一项宪法权利,是宪法社会权利的内容。如果将受教育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就需要对其内涵外延作出界定,而事实上这种界定是非常困难的;其三,通过行政诉讼救济,但是行政诉讼解决受教育权纠纷存在诸多弊端和局限性:首先,它以行政诉讼的形式掩盖了实质上的宪法诉讼关系。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是宪法规定的社会权,其义务主体是国家,侵犯受教育权行为属于违宪行为,应当通过宪法诉讼解决;其次,适用行政诉讼解决受教育权纠纷无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和第十二条的规定表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限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行政行为。侵犯公民

6、受教育权的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第二款排除了6种不能提起诉讼的情形;最后,行政诉讼无法根本解决问题。《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照这一规定,只有当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特定相对人的受教育权时,行政相对人方可提起行政诉讼。对抽象行政行为,相对人

7、无权提起行政诉讼。例如有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资格、条件以及额外收费等规范性文件,如果公民认为其违背宪法规定的受教育权平等原则,也无权请求法院予以撤销。  三、建立我国的宪法诉讼和违宪审查制度。充分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宪法的非司法化以及违宪审查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纠纷不能通过正当的司法途径得以解决。因此,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作为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只有建立我国的宪法诉讼和违宪审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