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

浅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

ID:17725417

大小:16.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5

浅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_第1页
浅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_第2页
浅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_第3页
浅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  一、“连环格”式排序,借他人忆己事  在《朝花夕拾》中十篇散文的排序除按照创作的时间进行排序外,在内容上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例如,在首篇《狗·猫·鼠》中写道“长妈妈”踏死了自己的隐鼠,在第二篇散文中鲁迅主要回忆的就是阿长,题名为《阿长与》;在第七篇散文《父亲的病》的末尾处提到了“衍太太”,作者则在第八篇散文《琐记》中详细地介绍了她。文章的这种排列方式让我想到了金庸武侠小说“连环格”式的排列方式,二者有极大的相似之处,金庸先生的每部小说都可以说是独立的阅读文本,但人物、事件间又存在联系,例如在《射雕英雄传》中写到郭靖、

2、黄蓉,在《神雕侠侣》中写同样提及二人,在前者写父——联盟杨康,在后者写子——杨过。所以说鲁迅先生在排列这部散文集时的手法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处,也用了类似“连环格”式的排列,使每篇文章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  二、叙述视角多变,选材真实全面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没有一直以中年人的视角去叙述,而是结合所回忆的人、事、物,在不停地转换叙述的视角,这样一来,叙述上更为便捷,读者读起来也更为真实,更能进入到鲁迅的回忆中去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所忆。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同样是以儿童视角来进行叙述,把江南常见的植物与昆虫写得活灵

3、活现,把百草园写成了儿童的乐园。这样的“乐园”在大人眼中是平淡无奇的,但在童年鲁迅的眼中却是充满乐趣和新奇的。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回忆多个人物,每个人物都写得极为立体、真实而不做作,这不仅因为是鲁迅语言方面的深厚“功力”,也体现在他在刻画人物时所选择的具有典型性的事例。例如在《琐记》当中,鲁迅通过衍太太在孩子吃冰、打旋时的“看热闹”的态度以及她劝说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去卖的事件写出了衍太太令人生厌的嘴脸。在《藤野先生》中,作者并没有单纯地写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学业的关心,对其生活的关照,也写了藤野先生不注重生活细节,不重视着装的生活习惯,作者通

4、过这些细致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个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但不拘小节的老师形象。  三、善用细节描写,平素中见真情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善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善用平静朴素的叙述来回忆他的成长。如在《阿长与》中描写刻画阿长的睡姿时,寥寥几笔就像阿长的睡相呈现在读者面前,“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在《范爱农》中,鲁迅在刻画范爱农的外貌特点时,运用简洁的笔触就将范爱农愤世嫉俗、耿直的个性刻画了出来,“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

5、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并没有铺陈直叙,都是选取自己感受最深、印象最深的人、事来写,缺少了之前杂文的犀利与严肃,多是在平静朴素的叙述中表达自己深切的情感。虽然所叙述的人物与事件都属于个人回忆,但关切丰富的社会内容,表达出作者对中国封建习俗的批判。如在《阿长与》中关于女儿脱下裤子课破除帝君大炮的进攻的传说。在《五猖会》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批判了封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禁锢和书塾教育的枯燥乏味。在《父亲的病》中是对充满封建色彩的庸医医道的揭露和嘲讽。  四、杂文味散文,讽刺性语言  鲁迅先生是青年人的导师,是新文化

6、的战士,他的批判精神与“立人”思想在其杂文中尤为见长,但在他的散文中也随处可见他的批判意识与反讽式的幽默。例如,在《二十四孝图》鲁迅先生借用陈西滢在1926年4月10日在《现代评论》发表的《杨德群女士事件》中暗讽鲁迅的话来讽刺陈西滢的人品。鲁迅先生这种用他人之言语讽他人之人品的做法堪称绝妙,可谓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仅把他人的言语合理确切地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还将讽刺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在《五猖会》中,鲁迅在文中引用当时统治者的愚蠢话语和强压政策,抒发出自己内心的不满,也顺带将军阀统治者讽刺一番。在《藤野先生》中,作者用一个“标致”就将“

7、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他对留学生不学无术的愤懑与无奈,对留辫子,盘发髻准备回国去做官的人的讽刺。鲁迅先生在其杂文中惯用这种反讽式的语言、词汇,但在这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在文中随手一刺的反讽式写作风格,这也成就了他独特的散文风格,非多愁善感的悲伤,而是一种在讽刺、批评中寄予的深切希望,值得细细品味。  《朝花夕拾》仅仅通过作者的十篇回忆性散文便从侧面展示了鲁迅先生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人,所走过的路,以及鲁迅思想观念的发展演变的轨迹。《朝花夕拾》以其新颖的格式,幽默的笔调,高超的艺术手法呈现了鲁

8、迅在散文创作上的成就,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优秀的典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