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阅读与写作)竞赛附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阅读与写作)竞赛附答案

ID:17738303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5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阅读与写作)竞赛附答案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阅读与写作)竞赛附答案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阅读与写作)竞赛附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阅读与写作)竞赛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阅读与写作)竞赛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 一、阅读(10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美 意 朦 胧①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②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

2、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让世人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胧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但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美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哀。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

3、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③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④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

4、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间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信手拈

5、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来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⑤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妖妍。而妖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斑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

6、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⑥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去的许多好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 1、应该怎样理解“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这句话?(2分)(1)“杜甫写‘绝’了唐诗的意思是                                                                                                                       (2)“但也写‘完’了唐诗”的意思

7、是                                                                                                                                                                              2、“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是什么意思?请结合二、三段分两点加以说明。(1分)答:①                                             

8、             ②                                                          3、除了形式美和字面美外,第五段中,作者还形象地赞美了唐诗的另外两个特点。它们是: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