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陈皮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ID:17742287

大小:16.8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5

陈皮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_第1页
陈皮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_第2页
陈皮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_第3页
陈皮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_第4页
陈皮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皮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陈皮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摘要】目的研究陈皮多糖水提法的优化工艺。方法采用水浴加热提取方法,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案,考察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种因素对陈皮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水提陈皮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是:固液比1∶10,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h,其多糖最高提取率可达%。结论该优化工艺可用于陈皮多糖的提取。【关键词】陈皮多糖取正交设计试验Abstract:ObjectiveTooptimizetheextractionprocedureofpolysaccharideintange

2、rinepeel.MethodsByL9(34)orthogonaldesign,theeffectsofthesolidliquidratio,temperature,andextractiontimeontheextractionefficacyofpolysaccharideintangerinepeelwereinvestigated.ResultsTheoptimumconditionsofthehotwaterextractionwereasfollows:solidliquidr

3、atioof1∶10,100℃andhoursofextraction.Theextractionefficacyofpolysaccharideintangerinepeelbyultrasonicmethod%.ConclusionThisextractionmethodofpolysaccharideisfeasible.Keywords:tangerinepeel;polysaccharide;extractionprocedure;orthogonaldesign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同

4、属多种植物的成熟果实的果皮,味苦、辛,性温,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其药用价值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专著中均有详细记载。据文献报道,陈皮具有强心、抗休克、抗肿瘤、抗氧化、疏肝利胆等药理活性[1]。目前对陈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黄酮类和挥发油[2],对陈皮多糖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而有关资料显示柑橘皮中果胶多糖含量可达10%~30%[3]。本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陈皮多糖提取的优化工艺,并初步测定了新会陈皮多糖的含量。1仪器与材料  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HH6恒温水浴锅(宏华

5、仪器厂),所用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陈皮由新会陈皮协会提供,并由广东药学院药用植物与中药鉴定学教研室李书渊教授鉴定为茶枝柑的干燥成熟果皮。取适量陈皮粉碎,过40目筛,40℃干燥3~h,乙醇脱脂,备用。实验方法.1理化性质鉴别  对提取产物进行棕色环试验、淀粉试验、本尼迪特反应、茚三酮反应以及甾体、生物碱鉴定等。.2多糖的提取方法  称取适量陈皮粉末,按一定固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水浴回流浸提,过滤,滤液浓缩至原体积20%,加入3倍量乙醇沉淀,℃放置过夜,过滤,沉淀物依次用无水乙醇、乙醚、丙酮

6、洗涤两次,干燥得多糖粗品。.3标准曲线的绘制[4]  准确称取10℃烘干至恒重的标准葡萄糖50mg,蒸馏水溶解并于50mL容量瓶中定容,制得质量浓度为1mg/mL的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移取2、4、6、8、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精密量取稀释液各mL,加入质量分数为6%的苯酚1mL、浓硫酸mL,静置10min,摇匀,室温放置20min,在波长nm处测定吸光度,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得到标准曲线方程:y=+,r=。.4多糖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20mg多糖粗品溶于水,定容至250mL,按硫酸-苯

7、酚法测定吸光度,用标准曲线计算多糖浓度。多糖提取率的计算依据以下公式:多糖提取率Factorsandlevelsoforthogonaldesign结果与分析.1理化性质鉴别  陈皮多糖浸提液呈棕色,清香,弱酸性,在高浓度乙醇、乙酸乙酯等溶剂中发生明显醇析现象。经特征反应鉴定,最终产物为糖类化合物,不含淀粉、还原性糖、甾体以及生物碱,但有少量蛋白质存在。.2正交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水浴浸提试验的结果与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陈皮多糖提取的最佳组合为A1B3C3,由此确定其提

8、取工艺的优化参数:液固比1∶15,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h。由极差分析可知,3种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B>C>A,提取温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提取时间和固液比。表3中方差分析也表明:B因素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P),与极差分析结果一致。.3验证实验   在多糖水提工艺中,按A1B3C3进行验证实验,得率为%,验证实验结果与正交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说明工艺可行。表2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Resultsoforthogonaldesign表3方差分析表Analysisofvar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